有观点认为,在煤炭产能过剩严重的背景下,还要求生产和消费各环节存煤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是“有形的手”伸得太长。笔者认为,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保持合理库存是实现煤炭稳定供应、避免价格大幅波动的有力保障。 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目前年煤炭消费规模约40亿吨,小于51-52亿的全国煤矿总产能规模,但我国煤炭消费区与主产地呈逆向分布,跨省区的资源协调和运力保障难度较大。特别是近两年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深入推进,原有的煤炭产运需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加之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结构性短缺与时段性、区域性供应紧张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即每个季度的煤炭需求量波动明显,不同地区的煤炭需求差异较大。尤其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以及遭遇极端天气时会出现供给紧张的“煤荒”问题。 “煤荒”一方面会导致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另一方面,也会给上下游用户特别是下游火力发电和原材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推高企业运行成本。更让人担忧的是,会释放错误的市场信号,给正在进行中的去产能工作带来影响。在煤价上涨的背景下,一些原本已经停工停产的小煤矿,可能会趁机复产,违规项目在利益驱动下也可能死灰复燃,既冲击正常生产秩序,又带来安全隐患。 从供给角度看,煤炭行业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多,气温、来水、运输、进口、安全生产等每个环节出现意外,都会对煤炭供应带来影响,多因素叠加造成的影响就更大。2016年煤炭阶段性需求快速增长,就是多因素叠加的结果:经济回暖导致阶段性需求快速增长,来水减少导致火电用煤超预期增加,公路治超导致阶段性运力偏紧,用户补库存和冬季存煤引发恐慌性购买,治理违规和去产能使部分用户资源运力重新配置。尽管我国煤炭总产能已经过剩,但受安全生产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生产并不能像预期的那样“收放自如”,一旦市场供需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煤炭企业很难通过加速产能释放,短时间内增加供给。 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对煤炭的利用大体上是一个粗放的过程。据了解,每完全燃烧1吨标煤的商品煤,大约生成2.64吨二氧化碳,产生约200—300千克灰渣、12—15千克二氧化硫、50—70千克粉尘以及16—20千克氮氧化物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2017年联合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非化石能源占比1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 能源结构朝多元化转变 从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 看规模——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累计达17.8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6.5亿千瓦。2017年,全国光伏年发电量首超1000亿千瓦时,天然气产量约1500亿立方米,从世界第十八位上升至第六位。 看质量——供给侧,清洁能源开发正从资源集中地区向负荷集中地区推进,集中与分散发展并举的格局正逐步形成;消费侧,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消费比重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大幅提升。2017年,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3.8%和7%,累计上升4.1和2.2个百分点;电能替代量达1000亿千瓦时以上,天然气替代量达300亿立方米。 看效率——利用效率快速提升。“以光伏为例,目前我国常规单晶硅电池和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到19.8%和18.6%,先进技术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1%和19.5%以上,技术水平和经济性全球先。”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11月19日,在散煤清洁燃烧技术现状与发展座谈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当前我国煤炭清洁利用有基础、有经验、有效果: 一是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获得政策支持,并正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冶金炼焦行业煤炭清洁化利用水平提升,并通过煤焦化一体化发展,焦炉气深加工利用,煤炭焦化清洁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三是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已经在全国推广,实现了全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 四是煤粉型工业锅炉技术成熟、设备可靠、示范成功,推广效果明显;五是农村民用散煤清洁利用开始起步。 这次座谈会集中展示了近些年我国在工业锅炉、窑炉和民用散煤燃烧烟气防控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这些技术都具有污染物大幅度减排的效果,其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我国散煤清洁化利用将发挥重要作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推动散煤清洁燃烧技术攻关和设备研制,加大推广利用力度,促进煤炭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是适应新时期我国“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效防空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产品品牌:
产品型号:XT1732
产品规格:订扣机品牌,YKJ2000订扣机,狮王订扣机,订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