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气动扳手工作原理及技术解析
一、核心工作原理
矿用气扳手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气动马达将气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冲击机构产生高扭矩,实现螺栓的快速装卸。其工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 动力转换(气动马达阶段)
2. 扭矩放大(传动机构阶段)
- 齿轮传动:
转子通过花键直接连接冲击机构,部分型号采用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将高速旋转转化为geng大扭矩。
- 冲击机制:
转子动能传递至惯性冲击架,通过冲击爪与扭力输出轴的碰撞,将恒定扭矩转换为脉冲式冲击扭矩,显著提升瞬时扭矩输出(如BE100型号可达44000N·m)。
3. 冲击输出(作业执行阶段)
- 螺栓装卸:
冲击扭矩通过方头套筒传递至螺栓,实现快速拧紧或拆卸。
- 正反转控制:
通过倒顺旋钮切换进气方向,改变转子旋转方向,适应不同作业需求。
二、关键技术特点
1. 防爆设计
- 采用双锤式冲击结构,避免摩擦火花,适配煤矿等易燃易爆环境。
- 机身采用高强度合金材料,耐冲击、耐腐蚀,适应井下潮湿、多尘环境。
2. 扭矩调节
- 气压调节:通过调整输入气压(0.4-0.63MPa)控制扭矩输出。
- 机械调节:部分型号配备扭力弹簧或功率管理系统,实现扭矩精准控制(重复度±5%)。
3. 高效作业
- 空转转速高(≥4500r/min),结合冲击机制,显著缩短螺栓操作时间。
- 适用于高强度螺栓(如M16-M100规格),扭矩输出范围广(196N·m至44000N·m)。
三、应用场景适配
1. 煤矿支护
- U型钢支架安装:快速拧紧卡缆螺母,确保支架受力均衡。
- 锚杆支护:搅拌树脂锚杆并旋紧螺母,提升支护效率。
- 松架复扭:处理因震动导致的螺栓松动问题。
2. 工业领域
- 汽车制造:发动机、底盘等高强度螺栓的拆装。
- 桥梁建设:钢轨、桥梁连接件的螺栓紧固。
- 石油化工:管道法兰、压力容器螺栓的快速操作。
3. 重型设备维护
- 铁路维护:钢轨螺栓的紧固与拆卸。
- 电力设备:变压器、输电塔螺栓的安装与维护。
四、维护与安全
1. 日常维护
- 气压控制:确保输入气压稳定在0.5-0.63MPa,避免过载。
- 润滑保养:定期添加专用润滑油,防止叶片磨损。
- 清洁检查:作业后清理金属碎屑,检查冲击块磨损情况。
2. 安全操作
- 反作用力管理:操作时需固定反作用力臂,避免人员受伤。
- 气压监测:使用前检测进气压力是否符合标准。
- 部件检查:确保软管、接头无泄漏,避免使用损坏的配件。
五、技术参数示例(以BE系列为例)
型号 |
螺栓直径(mm) |
验收扭矩(N·m) |
机重(kg) |
适用气压(MPa) |
BK20 |
20 |
490 |
4.5 |
0.63 |
BK56 |
56 |
9980 |
17 |
0.63 |
BK100 |
100 |
44000 |
90 |
0.63 |
六、总结
矿用气扳手通过气动马达驱动、齿轮传动放大扭矩、冲击机构输出脉冲力的方式,实现了高效螺栓装卸功能。其工作原理融合了动力转换、机械传动与冲击技术,是矿用及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高扭矩作业工具。操作时需严格遵循规范,定期维护以确保性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