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7-1996.12鲁南化肥厂尿素车间 技术员
1996.12-2001.1 鲁南化肥厂尿素车间 助理工程师
2001.1-2001.3 鲁南化肥厂尿素车间 工程师
2001.3-2001.12鲁南化肥厂净化车间 主任助理 工程师
2001.12-2004.8兖矿鲁南化肥厂合成氨分厂 厂长助理 工程师
2004.8-2005.3兖矿鲁南化肥厂供应公司 业务经理 工程师
2005.3-2005.4兖矿鲁南化肥厂机械电力处 工程师
2005.4-2006.7 兖矿鲁南化肥厂机械电力处 主任工程师、工程师
2006.7-2007.1 兖矿鲁南化肥厂机械电力处副处长 工程师
2007.1至今兖矿鲁南化肥厂机械电力处副处长 高级工程师
(一)围绕企业年度目标,加强机电管理,强化管理措施,实现了机电管理工作的新成效。
通过不断强化基础管理,系统排查各项机电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标准不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措施进行整治,不断推动机电工作精细管理再上台阶。实现四个提高:提高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管理水平,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加快双结构项目投产后尽快稳定运行,提高系统产能,提高维修费用控制水平。实现了四个提升:提升了科学文明检修水平,提升无泄漏工厂管理水平,提升了机电设备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了企业良好的形象。实现了两个改善,一个保障:改善了厂区生产现场的面貌,改善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环境,保障了广大员工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基础管理,实施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1、树立机电设备“零缺陷”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实施包机制。认真实施全员、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包机责任制,从而保设备巡检维护、保各项指标运行正常、保设备清洁文明,做到生产设备全过程完好可控。2、在设备包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阀门、安全附件的管理,完成了系统阀门的摸底工作,精确掌握每一个系统阀门的规格型号、结构形式,材质、厂家等基础资料。同时进一步细化包保责任人,强化监控措施,确保阀门始终处于完好状态。3、加强了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完成了全厂安全阀、压力表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档案、台帐资料,并明确责任人进行跟踪、检查、校验,避免超期未检的现象。4、为了进一步加强备车管理,每天对设备备车情况进行上网通报,对不按时上报的单位给予严格处罚。并要求对检修周计划、月计划也要按时录入设备管理系统,增强了设备管理的计划性。5、为扎实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积极开展设备技术基础管理考评,定期组织检查整改,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三)强化计划检修,科学组织,实现科学检修、安全检修、经济检修的目的。
通过提前部署,精心准备、科学调度、合理组织,圆满完成了各项检修任务,D#气化炉、B#气化炉、C#气化炉配套系统、甲醇系统和老系统等计划检修工作,共完成检修项目1700余项。同时,完成了93台重点设备的检修工作。
(四)强化费用管理,实现合理控制,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狠抓计划检修,强化管理措施,加大管理的力度,把计划检修分为日常计划检修和系统计划检修两类,并制订了管理审批程序和考核办法,实现了费用使用的计划性。2010年维修费用1-10月份累计2665.4万元,比去年同期大副降低1000余万元。
(五)加强设备质量控制,提高机电设备本质安全
机电设备的本质安全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为此,把设备质量的控制作为机电管理的重点,严把“六关”:设备选型关、入厂检验关、安装质量关、设备使用关、设备检修质量关、特种设备校验关。(六)加强现场管理,开展管理活动,改善现场面貌。
积极开展定置管理工作,同时加大隐患排查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检查活动,消除现场跑冒滴漏及事故隐患,在从日常专业检查和周检查相结合基础上,深入开展了机电定置管理专项检查、皮带机专项检查、机电设备安全检查、特种设备专项检查、润滑专项检查、避雷接地针专项检查、液位计、安全阀专项检查及计算机控制室清洁文明等专项检查活动,1-10份共检查整改隐患1283项,消除了现场隐患,改善了现场环境,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障了设备的本质安全。
(七)积极开展技术节能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该同志,始终坚持科技兴厂企业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稳产高产、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的主题,大力组织实施设备技术节能改造,完成了白煤筛子改造、煤浆制备泥浆泵改造、A#氧透密封气改造、热电冷渣机改造、甲醇合成Ⅳ氢回收改造、净化Ⅲ副系统改造、3台循环水泵变频技术改造、油回收改造等17项节能改造,年创效益700余万元。
立机电设备“零缺陷”管理理念,进一步深入实施包机制。认真实施全员、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包机责任制,从而保设备巡检维护、保各项指标运行正常、保设备清洁文明,做到生产设备全过程完好可控。
2、在设备包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阀门、安全附件的管理,完成了系统阀门的摸底工作,精确掌握每一个系统阀门的规格型号、结构形式,材质、厂家等基础资料。同时进一步细化包保责任人,强化监控措施,确保阀门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了设备安全附件的管理,完成了全厂安全阀、压力表的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基础档案、台帐资料,并明确责任人进行跟踪、检查、校验,避免超期未检的现象。
4、为了进一步加强备车管理,每天对设备备车情况进行上网通报,对不按时上报的单位给予严格处罚。并要求对检修周计划、月计划也要按时录入设备管理系统,增强了设备管理的计划性。
5、为扎实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进一步夯实设备技术基础管理工作,为设备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管理资料、技术信息和考核依据,积极开展设备技术基础管理考评,定期组织检查整改,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