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情
解武

解武 交通运输

副段长
研究领域:
贵阳南车辆段 
特殊成就
个人简介
一:工作简历: 1989年7月分配到贵阳南车辆段工作,历任见习生、验收员、安监室安全监察、车间主任、段长助理、副段长、高级工程师。二:主要业绩: 1:主持开展了贵阳铁路分局管内的AEI及列检复试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组织相关部门克服各种困难,协调有关单位,先后完成了贵阳南、大龙、麻尾、六盘水、凯里等站共计15个点、22个机房、27套设备、43个方向的AEI及列检复试系统的安装调试工作。 2:牵头主持开展了株六复线建设红外线一代机探测站的搬迁及二代机探测站的建设工程,先后完成了贵阳南东、西、北场等20个探测站、41个机房的红外线二代机探测站的建设工程。主持开展了内昆线、水柏线的红外线二代机探测站的建设工程。组织相关部门对贵阳南北场、贵阳南西场、六盘水电动脱轨器的施工,完成了贵阳南东场微控列车试风系统的施工。 3:随着内昆铁路的开通,我段在六盘水南站新增两个列检所和一个站修所。我参与了上述两个列检所和一个站修所的验收、整改和开通工作。 4: 2003年1月参与了段修过渡试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了过渡试生产的安全、技术、生产组织的实施,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完成了过渡期段修工艺卡片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以及《货车段修投标书》的制作工作。 5: 从2003年底开始,协助段长,具体负责新的段修基地的扩能改造工作,做好了与设计院的多次对接、工艺布局的考察和改善、工装设备的考察选型、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等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艰辛努力,一个工艺流畅、工装配套、与未来的高科技技术兼容性强的现代化段修基地得以建成投产。 6: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下,就如何做好山区铁路的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设备防雷及如何方便轨边设备的维护作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改貌站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通信通道建设一改传统的方式,由以往的电缆传输改为现在的光缆传输。川黔线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的轨边设备大修,在试点成功并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增设轨边箱。确保了轨边设备及维护作业的安全。 7:针对贵阳南编组站扩能改造涉及车辆专业四个列检所和一个站修所的新建,本着“提前介入,深度参与”的原则,配合段长积极向铁道部鉴定中心、铁路局车辆处和铁二院反映初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争取在施工设计时得到有效解决。 8:努力推进全段的信息化建设,在各部门和车间的共同配合下,在先后建成红外网、车号识别网、HMIS网、自动办公网和相应的监测、信息集馈中心的基础上,结合段修扩能改造,完成了段修工位级HMIS综合布线,为段修工位级HMIS建设创造了基本条件。 9: 在段修生产回迁、人机磨合初期,结合新工艺流水线的作业特点,根据铁道部“集中检测、异地加修、扩大换件修”的修制改革要求和前期系统调研预测的基础上,协作段领导完成了生产车间、生产班组的第一次配合。在段修生产能力得到释放的基础上,加紧了既有货车120km/h提速改造的工艺布局和设备配套的相关工作,取得了既有货车120km/h提速改造资质,并通过铁路局和铁道部的认证。 10:近年来获得的科技成果及奖励: (1):《第二代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多媒体课件》获贵阳铁路分局一等奖 (2):《列检智能管理系统》获成都铁路局二等奖 (3):获中国设协2005年度设备管理优秀奖 11: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对一件无承载鞍车辆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发表于《成铁科技》2006年第一期 (2):《浅议铁路工厂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变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发表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四期
研究成果及获奖介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