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情
黄力军

黄力军 交通运输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
研究领域:
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
特殊成就
个人简介
工作简历: 1984.8~1995.12 历任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技术员、副科长、科长、副总经理 1995.12~1998.12任天津港务局科技设备处副处长 1998.12~2002.6任天津港务局科技设备处处处长 2002.6~2004.6任天津港务局副局长 2004.6至今任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1、1999年,主持完成了煤码头、焦炭码头工艺方案论证,提出码头工艺方案及装船机、堆取料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并对相关设计提出进一步优化,节省大量的投资,2001年1月到2004年6月,累计完成焦炭吞吐量3717万吨,实现利润4.6亿元,为天津港专业化码头建设打下基础。 2、1999年,主持完成天津港25#、26#泊位散货矿石接卸工艺流程改革论证工作,提出采用大吨位门机和漏斗方案,减少了中间作业环节,节约了大量能源,提高了作业效率,2001年10月到2004年9月,累计完成吞吐量4845万吨,实现经济效益2.5亿元。该项目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3、2000年,主持完成QC45型牵引车的研制、天津港机务管理系统开发工作,分别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4、2000年,主持完成了QYL25型液压轮胎起重机技术性能及起吊能力改进、M16-33型门机主要金属结构件应力测试软件的应用工作,分别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5、2001年,主持完成10.5米轨距轻型集装箱装卸桥研制工作。该方案在不对杂货码头结构进行任何改造的条件下,直接配备轻型岸桥,实现了在件杂货码头上进行集装箱作业的突破,轻型岸桥的研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国家专利。 6、2002年,主持完成了散货物流中心皮带长廊工艺系统论证的工作,使散货物流中心的焦炭、煤炭分别通过焦炭长廊、煤炭长廊运送到南疆港区,解决了南疆港区堆存能力不足的问题,该项目属于国内首创,已于今年年初投入使用。 7、主持完成东突堤北侧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工艺方案论证的工作,提出了采用大跨距轨道式场桥的方案,并提出了场桥、岸桥的主要性能参数。该码头岸桥、场桥吊具下负荷均超过61吨,均可进行双箱作业,大大提高了码头的作业效益,增强了场桥的安全性,降低了能耗。为今后实现码头自动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岸桥小车两种运行速度的装置和控制方法已获得专利申请号。 8、主持《天津港深水航道合理边坡的研究》工作,这一工作的研究不仅对天津港的深水港的建设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节省工程费1.2亿元)和指导意义,且对我国泥质海岸港口建设也有重要参考价值,边坡的比值已被交通部的标准采用。 9、2002年,主持完成了《天津港改扩建集装箱码头工程计算机模拟研究》工作,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0、组织完成了《天津港集装箱物流中心规划建设方案》工作,为进一步适应港口的结构调整、功能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集装箱物流中心开发建设提供依据。 11、主持完成南9#、南10#码头扩能工程工艺方案论证工作,为保证长廊装船不停机及装船与货物进堆场动态不停机转换,提出采用带载翻板切换方式及两台装船机的方案,提高了效率,减少皮带重载启动次数,延长皮带长廊的寿命。物料流动载切换装置已获得专利证书。 12、2003年,参加市政府《关于加快天津港发展及外部配套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编写工作,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到2010的奋斗目标和建设港内十大工程项目。 13、2003年,主持完成天津港十万吨级航道、港池、泊位适航水深应用与维护措施研究工作,采用适航水深应用成果后,延长了对航道、港池、泊位的日常维护和疏浚的时间,每年可节省疏浚费用5000余万元,增强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减少对码头作业的影响,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该项目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4、2003年,主持完成天津港拖轮总体优化配置研究工作,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5、2003年,主持完成了《天津港转制后资本运营模式研究》工作,为天津港今后的经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6、2003-2004年,主持完成了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信各工程的专项规划,为总体规划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17、2004年,主持完成滚装码头的工艺方案论证工作,提出与国际接轨,充分利用码头前方堆场,平行码头布置变成垂直码头布置形式,可提高了码头堆场的利用率。 18、2004年,主持完成了北港池集装箱码头一期工艺系统论证工作,提出双小车岸桥及过渡场桥方案,可提高堆场的利用率和码头的作业效率。 19、2004年,参加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天津港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写工作,该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港口的功能定位和奋斗目标。 20、204年,主持完成了南12#通用散货水泊位工艺系统论证工作,提出采用抓斗卸船机的方案,可大大提高卸船的效率,延长卸船机的寿命。 21、2004年,主持完成南13#、14#专业化煤码头工艺系统论证工作,提出采用大跨距装船机及栈桥式码头结构,同时由于采用下凹式堆场,尽可能的减少煤炭作业对环境的污染。 1、2005年,天津港十万吨级航道、港池、泊位适航水深应用与维护措施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2000年,10.5米轨距轻型集装箱装卸桥研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国家专利。 3、2003年,南9#、南10#码头扩能工程工艺方案论证,物料流动载切换装置已获得专利证书。 4、1998年,港口门座起重机全变频调速PLC控制技术改造及推广应用,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5、1999年,天津港25#、26#泊位散货矿石接卸工艺流程改革,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6、2000年,天津港机务管理系统、QC45型牵引车的研制,分别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7、2000年,QLY25型液压轮胎起重机技术性能及起吊能力改进、M16-33型门机主要金属结构应力测试软件的应用,分别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8、2002年,东突堤北侧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工艺方案论证,岸桥小车两种运行速度的装置和控制方法已获得专利申请号。 9、2002年,天津港改扩建集装箱码头工程计算机模拟研究,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10、2003年,天津港拖轮总体优化配置研究,获天津港务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成果及获奖介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