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简历 1971. 8~1982.11 在天津港第三港埠公司机电科从事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历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2.11~1992.12 在天津港第五港埠公司机电科工作,任科长、工程师。 1992.12~1996.12 在天津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任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996.12~2003.7 在天津港第六港埠公司工作,任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2003.7至今,在天津港煤码头公司工作,任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二、主要业绩 1.1997~1999,主持完成多台M16-33型门机变幅螺杆国产化工作,改造后,设备性能优于国外同等产品的水平。该项目获1997年度天津市“金桥工程” 二等奖,获国家科协优秀项目奖;获1999年12月第二届全国“金桥工程”优秀项目评比三等奖。 2.2001年,作为交通部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主持完成了“MQ16-33门机的金属结构测试”工作,所得“测试报告”成为该类门机的主要技术参考资料。 3.2001~2002年,在天津港南疆9、10号泊位建设工程中,负责总值为6000万元装卸机械设备投资项目。通过对各种装卸机械设备性能的详细考察和对当时国际成熟新技术的研究,结合生产发展实际,对准备采购的全国当时最大的M40-43米门机的设计方案,提出了多项改进项目,使门机的运行性能得到很大提升,同时节约了大量资金,为该建设项目的顺利投产使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4.为全面提升新组建专业化煤码头公司的企业管理水平,2003年8月份提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个管理体系整合、同时进行贯标认证的构想并积极组织实施工作。2004年9月,公司正式获得“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GB/T19001-2000、GB/T24001-1996、GB/T28001-2001)。”三个管理体系的认证证书,成为天津港集团公司内部乃至全国沿海港口企业中“三体系”同时建立并同时通过审核认证的第一家港口企业。 5.2005年,针对专业化堆场的防尘问题,经过调研分析,提出并亲自参与创建专业煤码头煤炭堆场“喷膜抑尘”工艺,获得成功,在同类港口企业属首创,煤尘治理效果得到社会各界公认。 1996年以来,身兼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天津市科协委员会委员、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汽车工程学会—运用维修分会理事等学术组织职务,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有关港口机械设备方面的考察交流活动,多次率团出国进行港口机械设备技术引进工作,在港口机械设备方面有独到见角,曾发表过《M16-33型门机回转支承故障诊断工作实践》、《天津港储运股份制企业设备管理实践与思考》等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