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历和主要业绩简历:1991~1996年船舶轮机长, 1996~1997年公司指导轮机长, 1997~现 公司副总经理。 徐大路同志是一名从机匠做起的高级轮机长。我公司像他这种年龄段从事船舶轮机管理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轮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同时又有船员生涯全部经历的同志不多,反映了徐大路对船舶轮机高端知识的渴望,对自己热衷的职业执着、求进。 1996年调至公司任指导轮机长,当年42岁,是公司历届指导轮机长中学历最高、年纪最轻的,由于接触机型更多,又有长期设备现场的管理经验,理论结合管理实践,不仅帮助船舶解决了许多疑难杂诊,而且能深入浅出地给轮机员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教,凭借自己的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走上公司领导岗位,任职分管设备的副总经理。担任公司行政领导后他坚持设备管理先进理念与管理技术并进,他对下属反复强调船舶机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博学、严谨、实干、负责任等基本素质,不单是把设备修好,更重要的是把设备管好,从而达到设备高效、低耗、安全、人员保持高情绪的境界。他本人也十分注重对国内外最新挖泥船设备的研究,尤其是在各种大功率柴油机、耙吸挖泥船特有的液压控制系统、大型泥泵等方面握有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对新型挖泥动力设备机理研究的心得。正因为他对耙吸挖泥船特性了如指掌,不仅对船舶发生的设备故障原因很强的判断能力和修理方案的决策水平,而且在公司挖泥船建造或改造过程中对重要设备选型、动力匹配、设计方案评审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2002年由上海航道局接连买进二艘旧散货船准备改造为二艘12000m3耙吸挖泥船,标志着国内将首次拥有一万方以上的大型挖泥船,这一创举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徐大路担任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负责动力、疏浚机械改造,虽说有设计方案、有论证、有图纸,但需现场修改、调整的事还是很多,徐大路为“货改耙”成功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获得中港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近一年来他又担任国内自主建造13888 m3挖泥船的领导工作,这是继2003年从国外引进“新海龙”后以又一艘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技术的大型耙吸挖泥船,该船大量采用国产设备和控制系统,无疑将成为我国疏浚工程船建造一个里程碑,徐大路再次主纲机械设备选型、泥泵国产化和动力系统综合匹配等技术业务,目前建造工程正在进行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