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互联网金融潮起 创新融合成关键

金融采购资讯网 2014-01-10
阅读:354

  刚刚过去的2013年,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除了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纷纷横空出世,“双十一”“双十二”这两个纯粹被电商催生出来的“节日”,在去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也让人们再次领略到互联网金融的“来势汹汹”。淘宝网上,“双十一”支付宝手机支付用户超过1亿,当天手机支付金额超过113亿元;一个月后,参与淘宝网“双十二”促销的商品总量高达3400万……毋庸置疑,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未来金融的一大趋势。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和众多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同样存在着野蛮式生长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持续走热的当下,哪些环节需要“降温”?尤其是随着新一年的到来,互联网金融该如何健康发展?传统经济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业界人士各有喜忧。

  互联网金融极具生命力

  “如果把金属货币替代贝壳货币看做第一次金融革命,把纸币替代金属货币看做第二次金融革命,那么互联网金融就是第三次金融革命。”中关村创新研修学院副院长张国庆用“革命性”为互联网金融定性。张国庆说,第一次金融革命使融资成为可能,人们可以借贷,可以收取利息;第二次金融革命使金融产品变得丰富,基金、债券、股权成为主流金融产品,信用体系成为金融业的根基;第三次金融革命则使依靠信息不对称获取利润的金融产品难以维系,互联网使信息交互瞬息万变,大数据告诉人们信息背后的规律,传统金融和传统产业将面临革命性变革。

  “在实体经济出现下滑时,互联网金融模式所拥有的明显的‘鲶鱼效应’将会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希望。”中央财经大学民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壮说,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创新可以解决一定的市场需求,弥补金融市场存在的空缺。

  “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瑞士银行前财务总监安东尼奥认为,日渐兴旺的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金融创新,使第三方支付、小微金融和对等的在线贷款成为可能。这不仅在贷款和支付领域里使传统银行的日子不好过,而且使中小投资者在互联网储蓄和互联网基金里找到全新的高收益投资渠道。

  香港皇家黄金国际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贾国城也认为,互联网金融正成为股权投资基金关注的焦点,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并且改善小微企业的资本运作空间。

  传统金融应对挑战需变革

  “互联网金融的确对传统银行业提供的支付、结算等服务形成了市场挤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综合政策研究室主任雷曜表示,传统金融与非传统金融的冲突在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下被放大,传统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劣势恰恰在于对非传统客户的服务覆盖方面缺乏主动性。

  “新形势下银行的发展之路应该朝着更加智慧、泛在和跨界的方向发展。”中国建设银行电子银行部网上银行处处长李彬认为,“智慧”表现在银行对用户进行细分,根据每一位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营销及服务;“泛在”包含“走出去”与“引进来”两重含义,即可以“走出去”把产品及服务部署到客户身边,也可以“引进来”,实现随时随地、任何设备的接入和实现第三方服务在银行的部署;“跨界”是提倡银行提供整合的金融与服务信息,让商家获取更多订单,让消费者更加省心、省钱,让产业链各方获得完善的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热潮迫使中国的金融家们重新思考其发展计划,更多关注中小企业。同时,加强信用体系,革新产品和价格。”安东尼奥表示,传统金融机构要应对这种挑战,首先要有战略眼光。他说,互联网只是销售渠道,金融机构在制定整体策略时,可以嵌入互联网,但不要让互联网成为发展策略。

  体制创新与监管缺一不可

  李永壮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将逐渐从“大而全”演化为“小而美”,从过去由产品功能定位细分客户到开始注重价值观聚集度,把不同价值观的客户细分成不同的群体;把过去的“规模优势”演变为“范围优势”,将组织模式的重点放在“金融部落划分、金融产品预售和金融客户定制”上。

  “客户体验非常重要,希望互联网金融企业能够遵循产业规律,以客户体验为首来设计产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人机交互分委会委员袁小伟认为,在网络时代,传统线下银行的缺点和不足越来越明显,必须创新渠道,开发电子、网络环境下的“人机互动”模式。

  “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快捷方便地管理银行账户,这已成为人们在移动支付过程中最普遍的诉求。”钱袋网董事、北京神州付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江涛总结了移动支付将出现的3种模式:多功能支付模式可以增强与用户的互动,还可以有效缓解来自其他移动支付产品的直接竞争,变竞争为互相促进;多种身份识别支付模式可利用面部识别、瞳孔识别等,最大程度实现移动支付的便捷性;移动支付工具将朝着 “支付+消费”的平台模式发展,通过发展大量个人用户和商户,最终构建移动支付生态系统。

  “新兴互联网金融业务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无论哪一类互联网金融模式,都得适用对存款人利益保护这一行之有效的制度。”雷曜表示,当前,一些通过创造具有较高流动性和现金替代性的电子货币,具有类似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市场的运行及传导机制。同时,也对传统金融管理体制提出了创新要求,利率管制、数量型调控工具使用、准入限制等管理体制正面临新的挑战,政府部门将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新政策来应对。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