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上海昆剧团三获大奖

舞台文化产业网 2014-01-18
阅读:223

  刚进入2014年,上海昆剧团就迎来了开门红:新编历史剧《景阳钟》在全国42部入围剧目中脱颖而出,摘得“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奖,荣登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这不仅是上昆自《班昭》与精华版《长生殿》之后第三次问鼎该奖,更是全国昆剧院团中唯一一家三度获得该奖项的剧团。

  昨日,上海昆剧团在绍兴路9号召开庆祝会,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欣慰地称:“《景阳钟》是上海昆剧团青年演员集体创作演出并获得广泛认可的原创剧目,标志着昆三班、昆四班在艺术上趋向成熟,这一代上昆团队正在成长为全国昆剧界的领军队伍。” 为传统剧目翻新创排积累经验 蔡正仁强调,不能忘记《景阳钟》改编自传统剧目《铁冠图》。“《铁冠图》从一部禁戏,到整合、改变、翻新,成为一出可以代表上海昆剧团艺术水平的大戏。改编再演的成功,也为我今后如何整理、加工、创作传统剧目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待发掘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很多,这也将是提高上昆艺术水平的一大任务。” 改编中,《景阳钟》充分尊重和保留了传统精华,在经典折子戏的基础上,通过有节制的连缀手法与适度的删削或增益,使其成为完整的“全本戏”。该剧重新塑造崇祯、王承恩、李国贞等一批人物,增加了崇祯刚愎、多疑给国家带来灾难的一面。在保留悲剧情感的同时,使戏更具有历史辩证的力量、批判的力量。 实力团队“千锤百炼”出好戏 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回忆,该剧改编之初,剧团就组建了一个跨剧种、跨省市的创作团队:“福建才子”周长赋担任编剧,“川中名导”谢平安携手上昆优秀青年导演沈矿担任导演,灯光设计周正平,舞美设计何礼培从浙江赶来加盟…… 在两年多的创排过程中,主创们南下北上,遍访各地的戏剧专家与历史学者,边排边演,边演边改。仅剧本就大改过五次,小修更不计其数;舞美、灯光、服装等方案更是屡次调整;就连有着“谢不回头”雅号的导演谢平安,也破例三次从外地赶回上海,全面修排。 众多优秀演员甘当繁星捧明月 《景阳钟》的主要角色均由“昆三班”、“昆四班”的青年演员出任,黎安、余彬、吴双、袁国良、季云峰等一批主演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却已有20多年的从艺经历了。此前,他们多为老艺术家当配角、侧重学习积累,仅有过《一片桃花红》《伤逝》《紫钗记》等几部独立创作演出的剧目。而此次创演《景阳钟》,上昆青年一代演员的实力也令全国刮目相看。 大官生黎安,更以日臻完善的表演拿下了梅花奖、文华奖等荣誉。艺术指导蔡正仁对黎安评价:“他从擅长演巾生戏到这次主演这样一个分量特重的大官生戏,可付出了巨大的艰苦努力,我对他的表演是肯定的。”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