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茅善玉:沪剧里常有闹元宵的场景

舞台文化产业网 2014-02-17
阅读:231

  沪剧《罗汉钱》一出戏里,就有表现闹元宵的场景,其中有舞龙,有点灯,农村里特别热闹。我记得小时候,上海元宵节同样非常热闹。小孩子会去买兔子灯,和炮仗一样,很方便就能买到。到了晚上九点,家长带着孩子,手牵好,就在石库门弄堂附近遛灯。小兔子底下有四个轮子,拖在地上,黑夜里闪闪发光。家家户户都如此,场面很壮观。

  如果还有闲情逸致,那就跑出去猜灯谜。当时,豫园、大世界里都有灯谜活动。有的灯谜贴在灯上,可以撕下来,有的做在灯上,边看边转。猜中也没什么奖品,就是为了考考自己的智力。猜灯谜之外,还有吃有喝有玩。有些人家早早地在豫园绿波廊酒店定好位子,全家先吃顿团圆饭,晚八点以后直接去猜灯谜,“吃吃白相相”,元宵内容很丰富。

  小时候元宵节那么好玩,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那个时代平时没啥娱乐,过节就显得特别有趣。小孩平时也没什么零花钱,那天可以“敲竹杠”,让大人买这买那。大家在豫园里你挤过来、我挤过去,过年要的就是这种气氛,未必需要特别有意思的活动。

  现在不同了,平时都在人挤人。上班人挤人,商店人挤人。整个生活都挤在一起,天天闹猛,过节就不想再闹猛,反而希望空间大一点。哪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人不多,闹猛就闹猛几个节日,平时冷冷清清。偶尔有灯会,挤就挤一把吧。

  当然,现在依然有人喜欢过节闹猛点,所以豫园灯会依然人山人海。有些老人一年下来也没机会热闹一下,元宵去挤一下九曲桥,感受过年的氛围很不错。猜灯谜的活动,豫园至今还保留着,不容易。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