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昌邑环卫正式接管了河北省安国市城区110万平方米的卫生保洁工作,这是昌邑环卫继成功接管临沂临沭镇、河北故城县11街道、德州乐陵市镇街、莱州市土山镇和沙河镇、青岛城阳、济宁任城7镇街、潍坊诸城62个村庄、临沂兰陵112个村庄等项目后的又一力作,也是昌邑环卫实施市场化战略,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做成响当当的“品牌商品”,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昌邑市积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洁净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以促进村容整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环卫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有效解决了“垃圾围村”问题,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了“昌邑模式”,创出了全国经验。昌邑城乡环卫一体化被国标委定为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521项标准经省住建厅认可广泛推荐,已成功定为山东省地方标准。
打铁还需自身硬,三大创新强实力
机制创新。一是创新建立“一杆到底”的运作机制。在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过程中,昌邑市针对“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城乡生活垃圾传统收集处理模式存在管理链条长、易造成二次污染等弊端,创新建立了“统一收集、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将全市10处镇街区和691个村(社区)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部委托给环卫局,实行“一杆到底”的管理,理顺了管理秩序,明确了职责,推动了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顺利开展。二是创新长效资金保障机制。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建立起了分级负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资金保障机制。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投入力度,环卫费用由市镇两级财政承担60%,村集体出资或村民“一事一议”筹资承担40%(每年每户承担60元),5%的农村五保户、低保家庭及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的环卫费由镇级财政承担。这种收费模式从根本上平衡了市民和村民的利益,使二者在享受到同等的待遇和服务的前提下,承担同等的责任和义务,增强了村民的环卫意识,为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资金保障。
技术创新。昌邑环卫充分发挥高科技机械作业优势,实施“无扫把工程”,建立起“一呼二扫三洗四捡拾”的保洁模式,即使用鼓风机或呼扫车作业,将城区次干道、人行道、超市门前、车底、树池、排水沟等特殊地段及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盲区的垃圾吹到主干道上,由清扫车统一清扫,成功研发机械捡拾车,对道路和盲区垃圾捡拾,实现机械化作业全覆盖。这种新的保洁模式在全国首创,让扫把退出历史舞台,既解放劳动力,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目前,昌邑环卫局建立起100余人鼓风机、呼扫车作业队伍,担负着城区保洁任务。
管理创新。一是打造了智慧环卫,建立智慧管理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昌邑市环卫局于2010年建成了智慧环卫平台,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成为全局调度指挥、监督考核、迎查(应急)预案启动、投诉处理工作推动落实的一个重要枢纽。二是建成车辆GPS卫星定位、对讲机通话定位、有源电子标签自动考核系统、垃圾收运物联网智能化管理、重点区域监控“五大”系统。对车辆和一线作业人员工作量化、作业考核等进行科学管理,对全市垃圾桶清运实施24小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等静态管理,对全市建筑垃圾进行统管统运,实现垃圾收运可视化,车辆监管实时化,垃圾转运处理及时化,作业考核科学化,行政管理全面化,设施管理精细化等目标,大大提高了各项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实施三级考核,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托管质量。规范化管理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提升托管质量的重要保证。为了提升托管质量,昌邑环卫不折不扣落实三级考核:局一体办对10个环卫所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各环卫所对所辖管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考核;各管理人员对所辖一线保洁员每日进行一次考核。同时,局成立质检科,按照“四查”方法每半月轮流一次对局各科室、各环卫所、各项目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巡查、普查、督查。实行一日一反馈,一周一汇总,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奖惩,一季一考核,半年一点评,及时兑现奖惩,奖罚分明,有效地促进了托管质量的大提升。
保洁质量是生命,口碑相传赢市场
街道、村庄洁净如新,垃圾收集日产日清。昌邑环卫凭借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模式和过硬的保洁质量,引起了全国环卫同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每年都有300余家省内外环卫单位组团莅临昌邑观摩交流,年接待参观人员3000人次以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建设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山东参考、山东建设报、潍坊电视台等十几家国家、省重要媒体对昌邑经验做法进行了集中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与此同时,昌邑市创新环卫工作市场运作机制,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将五家民营非企业保洁中心合并成立了国有性质的昌邑市康洁环卫工程有限公司,由环卫局直接管理。康洁环卫公司在承担全市城乡道路保洁、垃圾清运的基础上,凭借先进的保洁模式、科技装备成功接管潍坊奎文区、高新区、寒亭区、青岛平度东阁街道、济南平阴、临沂临沭、德州乐陵五镇街、湖北宜昌等地路段保洁工作,现驻全国各地项目部已达60多家,托管保洁总面积达2.2亿平方米,其中城区保洁面积达1亿平方米,乡村保洁面积1.2亿平方米,总营业额达2.1亿元,实现了环卫事业产业化的升级发展。
现在走进昌邑环卫托管地之一河北故城饶阳店镇南庄子村,条条街巷一尘不染,靓丽整洁、干净清新的人居环境,让当地人舒心自豪, 引用村民的话说就是“现在房前屋后都干净了,沟里湾里的垃圾也不见了,环境优美了,空气也新鲜了,现在村里的环境卫生可一点也不比城区差”。自从该村实行了卫生托管后,昌邑环卫承接了该村的卫生保洁工作,对村庄进行8小时动态保洁,重点路段实行12小时动态保洁,村里的保洁工作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基本与城区接轨。
昌邑环卫在具体作业中,每接管一处,昌邑环卫都充分发挥高科技装备优势和管理优势,大力推行“昌邑模式”,重新整顿队伍,结合当地市情、社情、民情等实际,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运作机制和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工作制度和作业标准,大力实施精细化作业、立体化保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托管地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环境卫生状况有一个大幅度提升,用实际行动和一流的保洁质量及服务水平接受当地人民的检阅,向当地群众展示了昌邑环卫的雄厚实力和良好形象,打响了昌邑品牌,引发了口碑效应。
奋斗路上见责任,昌邑品牌写辉煌
几年来,昌邑环卫人始终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昌邑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赢得了省内外群众的高度赞扬。昌邑环卫局领导班子成员在局长范满国的带领下,践行“一线工作法”。无论工作多忙,天气多恶劣,一年四季每天5点起床上街查岗,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在他们的工作日记里,从没有节假日,每年工作时间在360天以上,一心扑在工作上。
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昌邑环卫人发扬“昌邑精神”,冬战严寒、顶风冒雪;夏斗酷暑、栉风沐雨,用辛勤的汗水,涤荡着大街小巷的污泥浊水;用勤劳的双手,擦亮了昌邑城乡的每个角落,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千辛万苦不言苦,换来百姓夸政府”的铮铮誓言。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昌邑环卫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和高标准的保洁质量在市场化大潮中勇立潮头,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对于进一步拓展保洁市场,他们信心百倍,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步向前,继续坚持大环卫工作格局,让昌邑环卫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小环卫做成大事业,让“昌邑品牌”打响全国。(王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