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点30分,深圳音乐厅,一派隆重的节日气氛,入场欣赏的听众超过以往。一号选手奏响了肖邦B小调练习曲的第一个和弦,为期11天的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由此揭开帷幕。10名选手水平齐整,实力雄厚,即使演奏同样一首莫扎特协奏曲,也展示出个性化的音色。令人对随后的比赛充满期待,对于评委们,如何取舍可能会是难题。担任协奏的中央音乐学院三组弦乐四重奏表现出色,声部协调,配合默契,一开场就让人为之一振。
今天参赛的10名选手大多来自国内国际著名的音乐学院,仅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就有三位。他们都是有备而来,无论是技巧的娴熟,还是风格的拿捏都属上乘,那么靠什么才能出人头地,在初赛中脱颖而出?或许要凭借具有个人特质的钢琴音色了。确实,在比赛中,选手一个接一个地上场,后面的选手,如果他的琴音明显地与众不同,就会让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比如,上午的两位欧洲选手,在声音上就各有特点,一个厚实浓郁,演奏充满了张力,另一个则清脆明亮,音乐上偏重于优雅舒展的作风。他们都是在同一架钢琴上演奏,可是弹出来的声音就这么不同。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确实,初赛不但热闹,而且它提供了一个展示演奏方面不同学派不同风格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