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科技为昌邑环卫插上智慧的翅膀

市容环卫网 2014-11-26
阅读:298

  “在这里,千里之外的项目部干没干活,我们一目了然,这就是安徽淮北项目部一个管理员一整天的工作轨迹。”11月25日昌邑康洁环卫集团董事长范满国向前来参观的领导介绍该集团依托科技管理运作的情况。这是该集团近年来依托科技大力发展环卫事业,科学管理的一个缩影。

  的确,近年来,为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昌邑康洁环卫集团以科技为依托,以互连网为依托,打造智慧环卫。不仅为三千余名管理者配上了顺风耳、为千余辆车辆安装了千里眼,还为三万余个垃圾桶贴上了电子芯片,实现了人员监管实时化、车辆监控信息化、垃圾处理数字化,有力的推升了智慧环卫管理水平,使集团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千余名管理者配上了顺风耳

  建立了对讲手机通话GPS定位系统,为全部项目部城乡一线管理人员都配备了对讲手机,该对讲手机具有即时对讲和GPS定位功能,通过手机定位功能可实现对城乡管理人员的即时定位,实时跟踪、轨迹查询、回放。这有效加强了对外勤人员的工作监管任务调度,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对讲呼叫可实现单人呼叫,群组呼叫、既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也保证迎查/应急预案的及时响应与落实。

  千余辆车辆安装了千里眼

  建立了车辆GPS定位量化管理系统,该集团为千余辆作业及办公用车全部安装了定位中端,通过这一终端可以对每辆车进行24小时监管和调度,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直观地反映出车辆每天的作业时间、运行轨迹及燃油消耗情况,为工资量化、奖惩考核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又遏制了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

三万余个垃圾桶有了身份证

  建立了垃圾收运物联网智能化管理系统,成为全国首家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垃圾收运系统当中的单位,在全市所有街道、小区、村庄、企事业单位30000余个垃圾桶统一编号并安装电子芯片、在每辆垃圾清运车上安装芯片扫描器,在垃圾桶倾倒过程中由扫描器对电子标签进行扫描,通过信息交换,将垃圾桶的清运时间、次数传输到数字化管理平台,由调度指挥中心对全市垃圾桶清运实施24小时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值班员只需轻点鼠标,分布在城乡的30000余个垃圾桶当日清运时间、次数及未清运情况就马上一目了然地显示在屏幕上,由动态管理转变为静态管理,进一步提高垃圾清运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孙伟伟)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