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专家:挂牌新三板前需了解对企业价值何在

中国资本证券网 2014-09-16
阅读:0

  2014年以来,随着新三板扩容至全国,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早在上个月,挂牌数量就已经轻松突破千家。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制度也正在不断完善,如做市商制度的落地。

  所谓做市商制度,即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

  面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清华大学新三板投融资特训班创始人、清华大学出版社培训教育中心主任张超中博士表示:“企业家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在于是否挂牌,还要了解挂牌新三板对企业的价值何在,要了解谁能真正地帮助企业实现在新三板的利益最大化,要了解如何规划制定符合企业未来发展的上市计划。”

  “不能认为做市商制度推出了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要有一些相应的措施加以配合。”张超中说。他还表示,做市商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新三板市场,但是否能完全解决新三板目前交易不活跃这一问题还有待观察。

  事实上,业界对于做市商制度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如有专家认为,做市商制度引入新三板虽然从理论上有可能出现交易变化,但交易与清淡、交投等有可能阶段内非规则的保持连续,即尴尬的背景或无法真正改变或改变困难。做市商的引入只是对其中部分公司的股权在市场转让提供了一个想象的活跃平台,并不能给中小投资者一个宽松与交易的零式交易平台,大户或机构投资者参与特色仍将明显,但对手盘缺少活跃投资者的参与,有可能在活跃单出现后再回沉闷的情况。

  对于新三板的未来发展,张超中表示非常看好。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对新三板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上新三板。而这也是张超中开立新三板投融资特训班的初衷。因为在课堂上,会有国内新三板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广大有这方面需求的企业家答疑解惑。

  据了解,从清华大学新三板投融资特训班走出去的学员企业,目前也已经有不少在新三板挂牌,还有不少正处于辅导期。

  在特训班,还有不少学员企业目前并没有在新三板挂牌。在挂牌前,如何共享到一些资源,如何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这是不少学员企业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为这些企业搭建一座桥梁,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像清华大学新三板投融资联盟这样的组织,开始为企业搭建与资本市场联通的平台。

  “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清华大学新三板投融资特训班形成的品牌效应得到了应有的行业地位,也标志着清华大学新三板投融资平台正式进入到了高端的顶层设计时期。”张超中说。

  “证监会高层曾说过,新三板是一座"金矿",我们希望企业能够借助新三板,借助资本市场,真正地把自己做大做强。”张超中说。他同时表示,在这里,我们将把企业的投资和融资作为联盟未来成长的着力点和发力点,帮助企业实现投融资对接。而向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发展过程中需要的战略资源是所有联盟成员能够参与的内容。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