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理财产品数量收益双降

天津日报 2014-07-11
阅读:0

  昨天是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也是银行年中考核的一道关卡。去年此时,揽储大战、理财产品收益率高涨都在上演。然而,记者近期走访发现,今年的情况有些“反常”,银行拉存款不再如饥似渴,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较为平淡,完全没有去年6月底“钱荒”时的那种疯狂。

  近日,记者走进某大型国有银行网点,不到11点叫号机已停止取号。大堂经理解释说,“现在是6月份的最后几天,前面有50多位客户来续买理财产品,现有的业务到下班前都办不完,如果您不是买理财的,可以到附近其他网点办理。”

  “现在能买的理财是期限42天的,预期年化收益率4.16%,这跟去年比差远了!”孙女士有些失望地告诉记者。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预期收益率“双降”。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年初单周发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超6%的就有400多款,约占发行总量的40%;而到了上周,超6%的理财产品已经不到50款,占单周发行量仅5%。对此,本市某城商行工作人员也深有体会,她告诉记者,今年虽然也对“拉存款”设定任务指标,但不像去年那么严厉,揽存的压力并不是很大。

  近期,通过定向降准、再贷款等方式,央行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尤其是帮助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度过年中关口。不仅如此,上周四央行未开展正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因此实现净投放120亿元。

  对此,银河期货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表示,此前的流动性已相对宽裕,上周更是转向阶段性净投放,央行有意“维稳”,为年中流动性保驾护航。此外,理财师殷燕敏建议投资者,多关注中小银行发售的以及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即使在目前收益率的下行期,也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