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券商:银行优先股本质依然是融资行为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2014-04-30
阅读:0

  浦发银行领衔银行拉开发行优先股的大幕,后市影响市场各执一词。有分析指出,优先股能缓解银行资本压力,对行业形成利好;也有分析认为,优先股本质上属融资行为,A股市场历来对融资方面举动相对谨慎。

  大智慧通讯社梳理各方最新观点,包括券商、经济学家、分析师、市场人士等。具体观点如下:

  中信建投:优先股对银行有三方面利好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优先股正式推出对银行有三方面利好:一是解决银行融资难题,补充银行资本漏洞,缓解银行资本监管压力,促进银行风险资产的规模扩张;二是增强银行盈利,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资金;三是有利于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长期看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广发证券:上市银行资本缺口压力大,优先股试点十分迫切

  广发证券指出,未来5年内我国上市银行一级资本缺口趋近3000亿元。与此同时,未来5年内,半数银行存在一定的股权融资压力。而在上市银行估值持续破净的局面下,为了减轻上市银行普通股融资压力,作为合格一级资本工具的优先股试点十分迫切,其中,平安、农行、民生、兴业、华夏、浦发的资本缺口相对较大。

  李大霄:银行发行优先股,对低估的普通股股价有正面刺激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认为,银行发行优先股恢复了融资功能,对稳健的资金形成吸引力,对过分低估的普通股股价也会形成正面的刺激作用,属影响市场的重要利好消息。

  金融专家宋清辉:四大行优先股预案即将陆续披露

  资深金融专家宋清辉表示,浦发银行优先股推出意味着工农中建四大行优先股预案即将陆续披露,由于银行股的一级资本缺口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优先股未来无疑会成为银行股新的资本工具,预计会有更多银行股推出优先股,其次是电力、建筑等盈利较好的蓝筹股。

  分析师:发行优先股为银行带来险资、社保等稳定的长期资金

  巨丰投顾分析师丁臻宇表示,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带来资产质量担忧及影子银行风险积累,银行估值近年处于低位。优先股的发行不仅能补充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缓解银行资本监管压力,丰富其资本结构,还能为银行带来险资、社保等稳定的长期资金。

  私募机构崔军:建议光大银行等其余上市银行发行优先股

  上海宝银创赢董事长崔军,建议光大银行发行优先股,该行可以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发行在触发事件发生时可强制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400亿元,对于以上优先股股东可每年支付7%的股息。用发行优先股所募集资金中的200亿元回购普通股并予以注销,另外20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同时制定回购股票的价格上限。

  现在银行股总体估值处于近20年来的最低位,光大银行股价只有2.45元,只有净资产的0.7折,只有3.4倍的市赢率,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评估,是绝对被低估了,以每年业绩回报率29%来推算,以上方案中所回购的200亿元普通股每年能产生58亿元的收入,这足以满足支付给优先股东每年28亿元的优先股股息,并且所回购的200亿元股票的净资产在3到5年后肯定会增至400亿元。同时,建议其他15家银行也采取这种优先股方案。

  市场人士:优先股本质是融资,对二级市场未必利好

  今日早盘,浦发银行高开后走低。有市场人士分析,浦发银行率先发行优先股,但并未刺激股价明显上涨。而此前公布优先股的广汇能源,短短三天股价最高暴跌近20%。优先股说得再漂亮,本质上还是融资。并且实行优先股的公司,由于要分流更多利润给优先股,所以对二级市场投资者并不是什么好事。

  广州万隆:浦发拥有强制转股权,可以使得银行更好的确保资金充足率

  证券资讯机构广州万隆的观点,浦发作为首家发行优先股的银行起到带头以及模板的作用,其他银行有可能效仿类似形式发行优先股,同时由于浦发拥有强制转股权,可以使得银行更好的确保资金充足率,但与此同时转股权使得资本运作及利益输送存在空间。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