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国开行:以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为重点战略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4-28
阅读:0

  3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下称“规划”),这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部顶层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提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规划同时给出了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任务和目标。该规划的发布确定了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伴随我国城镇化发展20年的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再次明确提出,将新型城镇化投融资作为下一阶段的开发性金融重点战略。

  城镇化建设大棋局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城镇化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由之路。世界发达国家成为强国的过程,就是其逐步提高城镇化率的过程。近20年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由1994年的28.5%增长到2013年的53.7%,实现了发达国家一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获得了高速发展。

  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1994年我国设立国家开发银行。成立20年以来,国开行将开发性金融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以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为重点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不管是1998年开创的城建投融资的“芜湖模式”,还是2005年探索出的棚户区改造的“辽宁模式”,都是围绕支持城镇化建设而开展的中国特色的开发性金融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立至今,国开行将人民币贷款的60%投向了城镇化领域。研究发现,国开行城镇化贷款与我国城镇化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开发性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对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普遍8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然而截至2013年末,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按户籍计算),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这也说明,城镇化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还有很大的潜能。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城镇化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和主要动力。尤其在全球经济低迷、国际贸易壁垒加剧、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新型城镇化战略能够有效创造需求,拉动内需,将使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着重强调要“以人为核心”,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当前要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的问题。不管是产城融合、优化城镇格局,还是人口落户、棚户区改造,这些都是围绕着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且与我国当前的国情紧密结合。

  可见,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战略,它强调以人为核心,就是强调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为目标。

  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深化与发展的产物,它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融资来支持、贯彻、配合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工具,实现政府发展目标。

  国开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实践中将开发性金融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并建立了适合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和市场特点的开发性金融理念。“服务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的宗旨,“改善民生”则是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追求的目标。且国开行在运用开发性金融理论时,坚持以人口、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约束进行统筹规划,这与新型城镇化也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中国特色开发性金融与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点,都是围绕以人为核心的住宅、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民生领域,两者追求的目标都是改善民生。也就是说两者都是“以民为重”,即以人民群众为重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担当金融先锋和主力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一项投入巨大的民生工程,尤其在保障性住房、环境治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存在着大量的资金瓶颈。而在这些领域不但缺乏资金,更多时候是缺乏融资的机制。而经过20年的不断实践,开发性金融已逐渐探索出支持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政府选择项目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实现市场出口”。

  开发性金融担当着政府与市场的“桥梁”,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培育市场机制;另一方面运用政府信用,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经过20年的发展,国开行已发展为“投贷债租证”全牌照银行,可充分发挥综合金融优势,以银团贷款、城市开发基金、债券发行、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并可通过BT、BOT、PPP方式,引导其他社会资金参与,形成多方共赢的融资格局。因此,开发性金融将是我国推进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金融工具,而国开行则是解决城镇化融资问题最现实的金融平台。

  4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确定由国开行成立专门机构,单独核算,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筹资支持棚改和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为此,国开行已积极开展了包括筹建住宅金融事业部在内的多项改革。国开行将调整信贷结构和经营策略,确保今后每年60%以上贷款投向新型城镇化领域。并通过研究设立“三个专项”和“三个统一”机制来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同时控制地方政府负债风险。

  “三个专项”是要为城镇化融资设立专项贷款、专项债券和专项基金。“三个统一”要求对于地方政府性负债和金融风险,应该统一评级、统一授信、统借统还。通过不断创新和实践,开发性金融必将构建起多元化的中长期投融资体制机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中继续担当金融先锋和主力。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