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和平之星”靠泊五通码头,最后一名乘客走出船舱,2014厦金客运航线完美收线,141.1万人次——创下了该航线2001年1月2日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
受诸多利好因素刺激,厦金客运航线在经历2012—2013年的小幅回落后再现强势反弹,今年累计运营12749航次,运载旅客1411302人次,年度同比增长12.34%,成功捍卫了厦金航线在两岸人员往来上的龙头地位。
近年来,随着厦龙、厦深等高铁网络的开通,厦门日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交通综合枢纽。厦门港口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相关口岸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审时度势,于2014年4月25日及时调整厦金航线航班,集中各类保障资源,发挥五通航线航程短的优势,全面提升厦金航线服务能力,呼应高铁网络带来的客流变化。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也为厦金航线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客源结构的变化,航班调整后的客运量同比增长15.82%,其中,大陆赴台旅客占厦金客运量的比例由2013年的23.8%上升到2014年的28.33%,同比增长33.85%,进一步强化厦门对台交流的区位优势。
为提升厦金航线整体服务品质,方便民众往返两岸,两岸相关管理部门及业者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打造更为安全、经济、高效、便捷的两岸交流交往的黄金通道:一是持续更新船舶,提高船舶服务档次。近年来,航线相继投入“新武夷”轮、“迅安”轮高速豪华客船,安全保障及服务品质大幅提升,目前厦门远洋运输公司亦着手新船建造。二是整合码头资源,提升口岸通关服务保障能力。五通客运码头加大投入,完成候船楼、通关通道、通关设施设备、安检设施、停车场和公交场站等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扩充现场服务人员,引进6路和82路城市公交线路,开通至轮渡、厦门北站巴士专线,为往返两岸的同胞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三是优化服务流程,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为 保证提高效率、通关顺畅、船班准点,码头业者根据调整后的船班时刻,做好泊位安排,梳理服务流程,调整旅客动线。各相关单位根据船班密度加大的情况,完善 了船班作业保障方案和异常船班应急处置等安全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船班延误后的作业程序,加强与各联检单位的沟通配合,确保异常船班处置得当,尽可能减少 对后续船班的影响,顺利疏散旅客。四是加速港口支持系统建设,强化海上救助及海上安全监管,确保航线运营安全。一方面厦门港口管理局加快五 通公务船基地及防台风避风锚地建设,确保周边水域救援力量的及时入驻;另一方面由市海关办牵头,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航道通航水域的海上综合 执法以及航道、助航设施等的维护,加强航道的水上交通指挥、控制和各类航行船舶的监管,确保海上航行安全。
为应对小三通客流量发展的需要,翔业集团已启动五通码头三期建设工程,包括新增3艘趸船(6个泊位)和新建约10万平方米的候船楼。预计2016年底完工,届时,码头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达30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