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毒性测量技术解析

环境质量与监测网 2015-06-30
阅读:248

所谓毒性是指毒性物质对生物体直接所造成的有害反应和影响。水中的毒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实验室一般对水生生物所进行的试验是利用不同的菌类来测量.如菌,藻类菌,费氏菌等来进行试验的。

这些测试的适用性和效率性差别很大,因此只有少数的测试适合于自动化和高效率的实验室和在线运行。在水分析的领域里是根据毒理学的鉴定方式来鉴定的。即通过计算平均有效浓度(EC 50)半致死浓度(LC50)的基础来测定的。EC 50(英语: 有效浓度)数据显示该生物体有50%被窒息而致死。与此相反LC50(英语: 致死浓度)描述了一种物质,其作用为测试微生物发生死亡率 (致命的)的50%的剂量。毒素通过水生生物摄入,除此以外也可以通过食品或,皮肤和鳃摄入。

毒性物质或混合物的毒性取决于各种因素,如毒性的种类,浓度,暴露时间,摄入的时间等。而且生物体的不同敏感性也会影响的毒性的反应。除此以外,水中所存在的化学和物理因素如pH值,温度和流量也会影响生物和毒素的蔓延和存在。水中的毒素可导致鱼类和植物死亡。一旦有毒的水流入污水处理厂,会引致污水处理的生物死亡而造成清洗过程的中断和停止。

所以要避免此情况的发生。通过试验的生物测量水域里的毒素。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测量往往是耗时和费时的,而且不能确保连续性的监测。大部分的试验用生物体会死亡,而无法使测量工作正常运行,需要重新购买生物体或培植生物体而造成成本增加。 因此,使用全自动的监测系统可以保证快速的的测量结果,降低维护和支持成本费用。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