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是工业粉尘治理的两种主要传统设备。电除尘器具有处理烟气量大、运行阻力低等优点,但其除尘效率容易受到烟气粉尘特性的影响而发生波动;袋式除尘器排放浓度低,不受粉尘特性影响,但存在系统阻力大、能耗高、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为此,除尘设备要实现稳定低排放、节能低耗、长期可靠运行,在除尘技术方面需要有新的突破。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是除尘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有机结合了静电除尘和过滤除尘两种原理,充分应用两种除尘技术的各自优势,形成了电袋复合除尘一种独特的除尘机理。在这种新型除尘器中,首先应用静电除尘原理使粉尘预荷电并收集下大部分粉尘,荷电粉尘改变了粉尘的过滤特性;然后应用过滤除尘原理,实现稳定的低浓度排放。该技术成为国内外除尘行业研究开发的热点技术。
本文就甘肃科林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电袋卧式除尘器的技术特点做以介绍陈述。
一、概述
电袋卧式除尘器专利名称为“高压静电滤槽卧式复合除尘器”(专利号:ZL 98 2 12172.5;专利申请发布1998年4月8日 ;专利人:朱北应)。之所以称为电袋卧式除尘器,是该电袋除尘器的滤袋与传统立式圆袋的布置方式截然不同,其滤袋为扁袋,按层列排放,倒卧水平于大地布置,故通俗的称为卧式。作为拥有此专利技术的甘肃科林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自该技术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不与传统立式圆袋技术形式类同的特点,在应用中逐渐被用户接受,目前已占有一定量的市场业绩。
二、滤袋布置方式对比图
从上附右图看出,卧式扁袋与传统立式圆袋的布置分别。滤袋卧式布置最大的优点在于解决了袋区气流分布不均匀性的问题。因电区出口截面与袋区入口截面相当,且气流从电区进入袋区是水平进入,滤袋又是层列布置,每条滤袋所受粉尘负荷差别极小,减少了局部气流不均处滤袋过度受到磨损,易破损的问题。提高了滤袋的整体使用寿命。
三、卧式电袋配置结构描述
1、卧式电袋除尘器前部为传统电除尘器布置后区为袋式除尘器区,电区与袋区结合部无阻隔,且同在一个壳体内,真正实现了电袋复合一体化式除尘器。
2、电除尘区按处理烟气量大小配置电场个数及比集尘面积;袋区按滤袋选型执行适宜的过滤风速,通常设定在≤1.0m/min范围内。电区电场比集尘面积遵循《电袋复合除尘器-HJ2529-2012》环保部标准,标准见下表:
3、系统构成为:电除尘系统运行构架+袋除尘系统运行构架;电区与袋区实现集中统一的电控运行模式。
4、袋除尘区主要由:过滤系统、支撑构架系统、密封系统、清灰系统组成。过滤系统实现烟气过滤;支撑构架用于滤袋设置固定;密封系统保证滤袋端口的严密,使得烟气只通过滤袋过滤,杜绝含尘烟气短路泄漏;清灰系统作用于滤袋着灰清除。清灰介质为洁净烟气,通过清灰风机入口连接管道,接在引风机入口前部出气喇叭或烟道上引入清灰风机,经风机加压后通过清灰风机出口管道(此管道上配置有脉动阀,使气流通过时产生脉动气团)输入气箱,气流进入气箱后,经气箱竖向喷嘴对应于每层滤袋出口喷吹进行清灰。清灰系统无需压缩空气气源和诸多电磁阀。
四、技术特点对比
通过上述表列对比看出,卧式扁袋相比立式圆袋在占地及布置空间上相对较小,卧式扁袋的本体运行阻力较低,比立式圆袋<200Pa左右。
五、电袋卧式除尘器立面视图
从引出剖视位置,以实际图片看出,电区出口与袋区进口结合区无阻隔,故此段无增加阻力,从电区经流进袋区的荷电粉尘电荷未被释放。
从电袋卧式除尘器立面视图看出,滤袋卧式布置应用于电除尘改造工程,只将最末级电场内电除尘构件掏空拆除,设置为卧式扁袋除尘,在处理相同等量烟气情况下,其只占用最末极电场空间,就能达到应有的过滤面积和风速,相比圆袋布置可以多保留一级前部电场,多保留一级电场更大的增加前部电除尘区的预除尘功能,使得进入袋区的粉尘浓度进一步降低,滤袋的负荷会更小。改造时只将最末级电场内电除尘构件掏空拆除,设置为卧式扁袋除尘,而且除尘器外部壳体及出气烟箱不做改动。
六、结论
电袋卧式除尘器技术,自进入市场以来。以其“空间占比小、阻力低、滤袋寿命>4年”以及更有利于改造工程的特质,已做到50MW、135MW、200MW机组的除尘系统配置上,该技术2014年8月用于大唐集团河北马头电厂8号机200MW机组电除尘提效改造工程上,以清灰周期长(12小时左右)、运行阻力低(≤600Pa),排放完全达到≤20mg/Nm3的环保指标,赢得了用户的好评。从技术层面上讲,电袋卧式除尘器技术,对电袋复合除尘器技术提供了新的技术看点,更拓展了电袋复合除尘器在环保除尘技术领域应用选型的市场空间。
【作者:张润伟 朱建军(中材节能(武汉)有限公司 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甘肃科林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兰州市七里河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