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设两大氢能产业高地 打造高速公路氢走廊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建设中国氢谷(济南)、东方氢岛(青岛)两大氢能产业高地,打造以潍坊、淄博为龙头的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产业集群和以聊城、济宁为龙头的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
科学布局公共加氢站,打造高速公路氢走廊。实施新能源微电网、能源物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项目,推动绿色化能源变革。到2025年,力争全年接纳省外电量1500亿千瓦时左右,LNG接卸能力达到2500万吨/年左右,新增长输油气管道里程4000公里左右,在运在建核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
内蒙古十四五节能规划:新建新能源电站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10%/2h配置储能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自治区“十四五”节能规划的通知,规划中提出优化数据中心用能结构,探索多元化能源供应模式,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冷源、直流供电、“光伏+储能”、分布式储能等技术模式,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推广“新能源+储能”建设模式,新建新能源电站按照不低于装机容量10%(2小时)配置储能,鼓励存量新能源电站配置一定规模储能设施。加快升级区内骨干电网网架,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汇集、送出和消纳需要,构建蒙西和蒙东电网500千伏主干网;加快500千伏和220千伏电网向末端延伸,推进汇集大规模新能源的局域电网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化电力调度,提升大电网运行调度水平,建立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调度运行体系。实施源网荷储工程。在包头、鄂尔多斯等负荷规模大、新能源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提高新能源就近消纳能力;在工业园区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结合增量配电网建设,以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开展绿色供电建设。
发改委同意四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发改委同意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粤港澳大湾区枢纽要充分发挥本区域在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发展高密度、高能效、低碳数据中心集群,提升数据供给质量,优化东西部间互联网络和枢纽节点间直连网络,通过云网协同、云边协同等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
浙江到2030年风光装机达54GW以上 实施“风光倍增”工程
日前,浙江省发布《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表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400万千瓦以上;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后稳中有降。
深入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严控高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低碳能源,实施“风光倍增”工程,推广“光伏+农渔林业”开发模式,推进整县光伏建设,打造若干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广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