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缺芯贵电”仍将继续困扰汽车行业

互联网整理 2022-12-16
阅读:273

国内新能源汽车现状怎样?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26万辆,而中国市场的销量为456.7万辆,占比高达62.9%。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全球占比已经超过六成。近日,部分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了11月单月销量,比亚迪以230427辆的引领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榜,创中国新能源销量新高。连续3个月单月销量连续突破20万辆,部分车型的销量超过10家新势力车企的销量总和。

从2015年起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经历了2年多的芯片荒,汽车工业减产势头得到缓解。但预测显示,汽车芯片结构性短缺2025年前仍然难以缓解,而中国汽车芯片自研率仅10%,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新能源车“变道超车”,同样正在面临“缺芯”的挑战。

芯片短缺带来哪些影响?

自2020年起,新能源车企频繁延期交车的窘境。

上月底,理想承认受核心零配件供应延迟的影响,部分本将于11月底交付的产品将延期至12月。10月底,AITO汽车发布部分车型延迟交付补偿通告。更早一些,零跑汽车、小鹏汽车也被爆延期2个月以上,交付时间增加。

不仅在国内,全球车企也在饱受芯片短缺的困扰,通用、本田、日产、现代等大型车企在这两年时间里,也不断有减产、延期交车的消息传出。丰田汽车就宣布,丰田汽车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财年中,全球产量目标从970万辆下调至920万辆。

根据AutoForecastSolutions的数据,由于芯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车累计减产约1050万辆,最终保持在7340万辆的低位,其中中国市场减产数量接近200万辆。预计今年全年,因为芯片短缺导致的全球汽车减产约448.53万辆。其中,中国地区因缺芯已减产17.29万辆汽车。

“缺芯、贵电”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最痛点”。

芯片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主机厂采购成本增加。新品上市初期受芯片短缺影响,拉长订单交付周期,严重影响新品上市节奏和销量,及企业品牌形象。同时,整个产业的生产秩序被严重破坏。

动力电池价格不断上涨,则严重影响产品效益达成,对企业成本造成极大扰动,电池成本上涨幅度远大于技术进步给用户带来的价值。

那么芯片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呢?

普遍的说法是,汽车行业在2020年初疫情爆发时大幅减少了半导体订单——这也是消费电子产品等其他工业部门增加芯片订单的时候,以满足对远程办公和教育设备日益增长的需求。芯片制造商分配了产能以满足这些需求不断增长的行业,而重新分配产能以满足汽车需求还需要一些时间。

而除了汽车芯片订单量的急剧变化外,半导体行业还受到了一些灾害影响。生产制造方面:去年德克萨斯州异常寒冷的天气、台湾持续干旱、日本地震后一家主要汽车芯片供应商发生火灾,以及中国和其他芯片制造国家与疫情相关的封控都对半导体的产量、效率等产生了影响。

原材料方面:俄乌冲突也产生了影响,因为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精炼氖气生产国,俄罗斯是铂族金属的主要生产国,这两种资源都用于半导体制造。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继续使供应足够的产量以满足全球半导体需求变得更加困难。标准普尔全球公司估计,半导体的交货周期已经延长到疫情前的四倍之多。尽管汽车制造商报告称,半导体供应开始恢复正常,但供需失衡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甚至更久。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表示,产业链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如何将产业链的优势转化为稳定的价值链,是今后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