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5月21-23日 西安】2025(第六届)核电装备表面处理、腐蚀防护及安全运维高级研讨会报名统计中~

涂装市场网 2024-12-25
阅读:158

持续加强对核电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有效提升核电装备表面处理技术水平,继续增强安全运维意识,须组织动员业内单位积极开展广泛研讨,推广良好做法,形成行业共识,为我国核电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此,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涂装产业发展促进中心、表面处理技术委员会及磨多多数字经济平台定于2025年5月21-23日在中国·西安2025(第六届)军工装备表面处理技术高峰论坛期间组织召开“2025(第六届)核电装备表面处理、腐蚀防护及安全运维高级研讨会”,继续打造高品质会议,就核电材料腐蚀与防护、核电装备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工艺、安全运维、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做深入交流,欢迎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参加!

会议主题:着眼新时代核电装备发展战略目标,聚焦保障工作特点和规律,科学规范新形势下表面处理技术新要求,助力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扫码报名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涂装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表面处理技术委员会 磨多多数字经济平台

承办单位:

国联资源网 《表面处理技术》传媒 涂装市场采购网 《现代涂装》传媒

会议时间与地点

报到时间:2025年5月21日10:30-22:30报到

会议时间:2025年5月22-23日

地点:中国·西安

大会报告及展览展示选题范围

1.核电装备及关键部件最新表面处理工艺及检查设备;

2.核电厂腐蚀与防护最新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及管理方法研究;

3.核电厂腐蚀与防护的经验反馈及良好实践;

4.核电厂关键部件腐蚀机理和试验方法研究;

5.核电厂腐蚀监/检测技术与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

6.核电厂腐蚀数据的共享与应用;

7.核电区域性阴极保护系统;

8.核电厂腐蚀防护技术及工程应用;

9.不锈钢管耐铅铋腐蚀的表面处理材料及方式;

10.核电厂埋地或与液体介质接触涂料与涂装应用研究;

11.核电厂露天海洋性气候环境中涂料及应用研究;

12.核安全涂层体系情况,海水系统及设备内壁重防腐涂层,除盐水系统设备的防腐涂层;

13.智能化表面前处理工具及方式;

14.核燃料元件包壳涂层及表面改性技术最新研究;

15.低表面前处理要求涂料应用;

16.冷凝换热器表面涂层技术;

17.涂层环境适应性评价、自然环境腐蚀观测与研究;

18.自动化进行管道内部腐蚀检查及防腐处理设备;

19.前驱体的输入及控制;

20.非标CVD涂层设备;

21.抗辐照耐腐蚀涂层、抗高温气体冲刷腐蚀涂层;

22.金属管内壁涂层制造工艺,管道防腐自动化施工设备;

23.核电厂常规涂料(非辐射控制区内)与涂装应用研究;

24.其他核电相关涂料的理论研究、涂装工艺技术以及新的防腐材料应用;

25.传统镀铬技术和新型镀铬技术Armoloy的优缺点;

26.防腐、超疏水、自修复和自诊断涂料在核电领域的应用,在核电装备应用功能型和智能型防腐涂料及超远喷涂设备;

27.镍基合金表面耐腐蚀涂层、高温抗氧化涂层,钛制设备高温高压水腐蚀、耐海水腐蚀及微动磨损;

28.核废液储罐的内部防腐涂层维修问题;

29.核电现场防腐维修需要采用的无尘喷砂设备;

30.核电装备表面处理、腐蚀防护其他先进技术、材料等;

31.管道自动化防腐检查与施工机器人,先进防腐处理工艺;

32.土壤/钢筋混凝土腐蚀在线监测;

33.人工不可达及水下自动化腐蚀检查与防腐处理;

34.紧固件表面处理工艺质量控制、小型喷砂及涂装工具;

35.核电材料腐蚀与防护和核电装备先进表面处理技术工艺发展趋势及目前存在重点和难点问题;

36.狭小空间内部表面处理及涂装工装;

37.海水管道腐蚀治理策略及方案;

38.核电厂设备腐蚀与防护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实践;

39.高温气冷堆核岛及常规岛设备表面涂装材料;

40.高空位置的表面处理;

41.核电装备表面处理/腐蚀防护/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运行电厂现场及核燃料元件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42.核电安全运行最新技术工艺及方法交流;

43.核电物理保健的良好方式交流;

44.超硬材料(金刚石和CBN)颗粒及复合片在核电装备磨削、抛光领域的最新应用。

参会人员

1.国家政府领导、地方政府部门领导;

2.表面处理专家、腐蚀防护专家、高级工艺技师,涉及涂装、腐蚀防护、安全运维、物理保健、电镀、阳极氧化等领域;

3.核电装备公司、核电运营公司、工程公司等单位表面处理、腐蚀防护、安全运营、核电物理保健等相关人员;

4.核电装备表面处理供应商企业代表(涂装设备、腐蚀防护、前处理材料、涂料、检测设备、环保设备、后处理材料、电镀设备及其材料、阳极氧化等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销售经理及相关研发与设计技术人员等);

5.相关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等。

联系方式

电话:010-63701711

传真:010-63701324

E-mail:tzzx010@163.com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