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2025年,影响民营医院有关的9大政策

[互联网] 2025-07-17
阅读:42

在过去的一年里,民营医院的生存状态有目共睹。对内需要提升医疗品质,对外还要应对外资竞争。国家也出台了不少与民营医疗发展息息相关的措施政策,而这些政策将持续影响民营医院。

1、鼓励社会办医发展、鼓励外商独资办医 2024年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京津冀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就是在京津冀地区推进一流的营商环境。国家加快加快建设京津冀时,会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对于符合规划条件和准入资质的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

另外,根据政策2024年外商可以独资办医,这项政策允许北京、上海、南京、江苏、福州、广州、深圳、海南设立外商独资医院。这无疑加重了地区医疗竞争态势,而往往外资新建的医疗机构设备更新、治疗理念更新、宣传费用更到位。在整体是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但也让本地区其他医院卷起来。

2、集中力量推动“医养结合” 12月4日,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协议合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

因地制宜发展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多层次协议合作,支持有意愿合作的养老机构,主动对接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等机构开展协议合作。

鼓励养老机构优先与周边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医疗卫生机构协议合作。

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作用提供专业服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这无疑是国家在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为了满足老龄人口的逐渐增长,医疗机构的性质和服务内容需要跟上。另外还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和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员或者康复院,为老年护理服务提供更多窗口。

3、支持民营中医医院建设优质专科 12月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发布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一个有点“宏伟”的目标:在2029年,基本建成100个左右国家领军中医优势专科,1000个左右国家中医优势专科,3000个左右省级中医优势专科,6000个左右市县级中医优势专科,全国中医优势专科总体规模达到10000个左右。

并且最重要的是根据社会办中医医院医院和专科基础,会将其纳入各层级中医优势专科建设。这就意味着民营中医医院不再是“野鸡医院”,而是国家承认的,医疗体系内的医院。

4、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了一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包括《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临床量表评估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等;更早之前的6月,也印发了《产科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

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这项政策可以给我们作为定价参考。对照全省价格基准,合理的设定收费标准。患者看病放心,医院收费安心。

5、给社会办医配置大型医疗设备“开绿灯” 2024年2月,国家卫健委财务司印发了《关于调整“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同意“十四五”期间,全国重离子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配置规划数新增8台(套),专门用于社会办医疗机构,分年度实施,准入标准不变。

6、大力扶持城市医疗资源“下基层” 6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

要引导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患者选择基层首诊;将门诊号源和住院床位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沉;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城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医师通过对口支援、多机构执业、购买服务等形式,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开展签约服务等。

7、大数据模型监管医保 2024年12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家医保局其实就已经就2025年如何做好医保监管工作作出了概括性的部署。其中提到,国家会加强医保基金运行管理,坚决守住医保基金安全底线。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严格基金全流程管理,确保基金应收尽收、应付尽付、账实相符,坚决防范医保基金当期赤字。

8、医保监管检查到“人” 2024年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要对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实行“驾式记分”管理。

9、持续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2024年3月13日,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央网信办等9部门制定了《关于加强医疗监督跨部门执法联动工作的意见》以求加强医疗监督执法部门协作,形成跨部门联合监督执法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医疗执业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规范医疗服务行业秩序,其中就提到了“规范民营医院发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