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南都电源(300068.SZ)宣布成功中标甘肃玉门100MW/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二期项目,这是继今年3月中标一期项目后,该公司在西北地区储能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同一个地点,同样的规模,同样采用南都Center L Plus液冷储能系统,二期项目的中标标志着南都电源在西北新能源基地的布局进入加速期。
该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总规模达200MW/800MWh,是玉门市首个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分两期建设,每期规模均为100MW/400MWh,总占地约60亩。
01 戈壁上的巨型“充电宝”
玉门市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风能、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作为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基地,截至2024年底,玉门新能源装机已达**723.9万千瓦**,累计发电760亿千瓦时。
然而,风光资源的间歇性给电网稳定带来挑战。玉门市迫切需要储能项目来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优化区域电力调度。
共享储能电站模式应运而生。与传统储能不同,共享储能可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同时为多个新能源场站提供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
两期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上网电量超2亿度,相当于节约近7万吨标准煤,减少约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02 液冷储能技术的三重优势
南都电源将为玉门项目提供其自主研发的Center L Plus液冷储能系统。
该系统具备更安全、更可靠、更紧凑三大核心优势。
该液冷系统采用自调节智能温控技术,使系统级温差小于3℃,显著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系统搭载南都电源自产的314Ah储能专用电池,采用预锂化设计工艺技术,在保持12000次循环寿命的同时,单体能量超过1000Wh,体积能量密度达390Wh/L以上。
玉门项目将验证这套系统在西北极端环境下的适应能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推动当地“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03 环保效益与区域能源转型
玉门储能项目带来的环保效益可观。根据测算,两期项目每年可减少约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该项目将助力西北地区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为甘肃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提供示范。
在运营模式上,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可通过容量租赁、电力现货市场交易、辅助服务补偿等多元化收益来源实现经济可持续性。
这种商业模式创新将加速储能产业的市场化进程,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探索可行路径。
04 国内外市场同步扩张
中标玉门项目的同时,南都电源在国际市场也取得重要突破。7月16日,公司宣布与希腊某能源公司签订130MWh储能系统供货合同,为其独立储能项目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欧洲储能市场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5年中国企业在欧洲签订的储能订单已超20GWh,创下同期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储能市场正从户储为主转向大储主导。预计2025年欧洲大储装机量将达16GWh,同比增长49%,占比将达60%。
南都电源已在全球各大洲建立本地化销售服务中心,依托属地化运营优势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这种全球布局模式正成为中国储能企业出海的竞争优势。
---
玉门储能电站二期项目的落地,标志着中国西北地区在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的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两期项目相继实施,200MW/800MWh的储能容量将成为当地风光资源的高效“调节器”。
这一项目不仅为戈壁滩上的风机和光伏板提供强大后盾,也为中国储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实证基地。当更多这样的储能项目在西北广袤土地上扎根,中国可再生能源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将获得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