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上午,榆林化学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一阶段(简称:二期一阶段项目)空分装置举行开工仪式。随着开工指令下达,机械轰鸣瞬间划破长空,标志着该装置已完成从筹备规划到“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实施的重要跨越。
陕煤集团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充分利用榆林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煤炭分质利用技术”为核心,通过煤制烯烃、煤制芳烃两条路径,将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多种平台化合物深度耦合。二期项目是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延伸产业链,按照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布局,最终生产高附加值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及特种油品等4大领域多种终端产品。
根据项目整体部署,今年9月15日前空分将完成后备系统1台氮罐基础施工及首套冷箱基础浇筑。
榆林化学二期一阶段项目采用林德工程5套100000m3/h空分,3套电驱和2套汽驱。榆林化学一期180万吨/年乙二醇采用3套100000m3/h林德空分。
二期一阶段项目总占地约9200亩,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20亿元。项目通过采用9台3500吨级航天炉(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集成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打造全球最大的煤基多联产体系。项目以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为核心,构建“煤→合成气→烯烃/芳烃→高端新材料”全产业链,设计年产聚烯烃、芳烃等化工产品超400万吨,实现煤炭从燃料向高附加值材料的转化升级。同时,项目配套建设百万吨级CCS(碳捕集封存)装置,采用废水零排放技术,污染物排放达超低标准,推动煤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化转型。
该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已建成180万吨/年乙二醇和120万吨/年煤热解装置,正在建设50万吨/年DMC装置;二期计划建设烯烃、芳烃及深加工工程,项目通过对煤炭进行高效分质分级利用,生产烯烃、芳烃、基础油等大宗平台产品,并进一步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材料、电池电解液溶剂、可降解材料及特种油品四大类终端产品,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