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森博工作的十多年里,张艳从校园GT培训生成长为研发先锋,主导了多项关键技术创新。她的职业道路,是扎根与突破的生动写照。
谈起加入森博的初衷,张艳坦言源于两个质朴原因:作为临沂人希望就近工作,同时被亚太森博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口碑吸引。虽未在母校山大相遇,却在济南大学宣讲会上结缘,开启了在森博的成长故事。
回顾成长历程,三个关键阶段塑造了她。GT培训期在浆线检测多个岗位的轮岗,奠定了扎实的检测与工艺基础,助她以当年GT第一名的成绩毕业。2018年工艺优化部成立后,在部门领导和同事指导下参与木片、化工原材料的评估、筛选、优化与系列浆质量改善等多个项目,学会了从原料选择到客户用浆的全链条评估思维。2024年调任研发中心,工作转向新原料新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统筹,迎来了全新挑战。
“用数据和机理说话”是张艳深入骨的工作准则。2018年对漂白工艺的优化项目是最好例证。面对高成本难题,团队在实验室完成上百次小试建立数据模型,中试期间在PL12产线进行多轮跟踪评估,最终凭借详实数据和长期验证获得认可。2023年该工艺经长期验证成熟后,漂白成本显著降低,并推广至两条浆生产线作为常规工艺使用。
客户需求同样是技术突破的驱动力。新会专用浆开发项目中,针对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团队溯源发现原有木片配比难以兼顾多项关键指标。在公司管理层支持下,创新性引入专向适用于新会纸机的特种木片,开发出全新原料配比,成浆关键质量指标显著改善,持续关注客户用浆反馈并动态调整,实现新会用日照浆量的显著改善。
在张艳看来,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相辅相成。寻求高效、高性价比方案的需求推动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成果又助力实现更优成本控制,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闭环。2024年团队与污水车间共同研发的污水成本节降项目,正是这一理念的良好践行。
灵魂与身体,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在谈到最喜欢的书籍时,张艳提到,《平凡的世界》赋予她深刻的精神力量。书中人物在困境中“做好眼前事”的坚韧,不同境遇中保持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映射到日常技术研发工作中,就是面对失败不轻言放弃、越挫越勇的坚持。
回望跨越多岗位的成长之路,张艳对年轻技术人员分享箴言:珍惜早期多岗位经历,它们总会在未来不经意间闪光;坚守“用数据和机理说话”的原则,让结论经得起推敲;深入思考工作目的,重视总结反馈,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实现工作闭环。
十三年耕耘,张艳以数据为尺,以机理为舵,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技术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