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12月5-6日 湖北·武汉】2025年第十六届全国环境监测与预警暨数智化转型交流会诚邀参加~

环境质量与监测网 2025-08-14
阅读:53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推动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2027年要实现阶段性转型目标,开展水、气“两张网”自动监测站老旧设备更新与数智化改造。生态环境部在《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 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监控预警和监测溯源,严厉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建立以科技创新、数智转型为动力,强化现代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推进关键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系统提升监测能力水平,加快建立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监测体系。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国联股份(603613.SH)

承办单位:

全国环境监测行业技术创新与协作联盟 环境质量与监测网 地下水与土壤监测网

地点及日程安排

日程安排:

2025年12月4日:报到(13:00-20:00)

2025年12月5日:全天会议

2025年12月6日:参观学习实地考察

地点:湖北武汉五月花大酒店(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385号)

参会代表

1、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环境监控中心、监管部门、执法大队、应急中心等政府职能部门;

2、社会化环境监测(检测)机构、第三方运维机构;全国各大高校、环科院(所)、重点实验室;

3、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公司;国家级新区、高新区、重点工业园区及港口相关部门;

4、钢铁、化工、造纸、火电、建材、有色、焦化、铸造、印刷、工业涂装等各大排污企业;

5、代理商、经销商、环境监测仪器厂家及上下游相关单位;

6、行业协会会员单位。

……

大会议题

模块(一)、政策法规 技术标准规范

1、《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动态稀释嗅辨法》;

2、《污染物自动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技术要求》;

3、《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4、《环境空气 颗粒物来源解析 开放源扬尘采样技术规范》;

5、《土壤和沉积物 总铜、总铅、总铬、总镉、总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6、数智监测技术标准;

……

模块(二)、环境监测与预警

1、水质、地表水、地下水监测;

2、气体监测;

3、新污染物监测;

4、VOCs监测;

5、固定污染源监测;

6、生态环境监测;

7、土壤重金属监测;

8、噪声监测;

9、温室气体监测;

10、无人机、走航车、便携执法检测仪、水质指纹仪;

11、环境监测预警相关技术;

……

模块(三)、数智监测

1、数智化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系统;

2、数智化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

3、数智化水环境自动监测站;

4、“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溯源监管上的应用;

5、实时预警、污染自动溯源;

6、无人运维、智慧采样、黑灯实验室;

7、监测数据质量管理。

8、智慧监测数字站房

……

最终以现场发布为准

发言专家征集

1、演讲嘉宾申请

诚挚邀请环境监测行业用户单位的专家学者做大会发言报告,介绍您的最新研究成果。请将演讲人姓名、简介、单位、职务、演讲题目、演讲摘要等相关信息发送到组委会指定邮箱:765730342@qq.com,经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通过后,可安排演讲,此项申请免费。

2、企业报告申请

热烈欢迎环境监测供应商在大会上做报告,为了确保报告的论文质量,请参与此项活动的企业,请先提出申请,经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审通过后,可安排演讲,此项申请为收费项目。

往届专家发言集锦(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副秘书长 总工 苏磊

发言题目: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环境监测运维管理转型;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室副主任 高工 高素莲

发言题目:城市碳监测评估技术及应用;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高工耿晔

发言题目: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碳排放在线监测进展与展望;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首席专家 闫怀忠

发言题目:建材及家居市场VOCs污染排放状况探讨;

●山东省德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分析室副主任、工程师杨越

发言题目: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水中全氟化合物技术探讨;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遥感室副主任 高工 郑琳琳

发言题目:基于地面—遥感—人工智能技术的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党委书记 主任正高 国家环境监测一流专家 潘光

发言题目:立在当下建新功,谋在长远促发展 ;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王雪娇 工程师

发言题目: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器需求发展及在研仪器标准介绍;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张迪生 副主任 研究员

发言题目:固定污染源监测风险识别与控制要求;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王向明 总工

发言题目:新形势下破解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 孙扬 副主任 研究员

发言题目:大气在线监测溯源追因集成应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张颖 研究员 博士

发言题目:环境空气和废气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高丽荣 研究员

发言题目:环境样品中新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白志鹏 研究员

发言题目:三维立体航空观测空气污染物技术;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全继宏 副书记

发言题目:水环境质量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初探;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陈素兰 高工

发言题目:固体废物重金属分析前处理方法比较;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武中林 高工

发言题目:科学精准开展噪声污染防治监测工作;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唐爱玲 工程师

发言题目:土壤中有效态砷、钒、铬和汞4种元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李红莉 研究员

发言题目: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技术;

●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谭培功 总工

发言题目:地表水检测标准及相关问题;

●青岛理工大学 马继平 教授 院长

发言题目:水质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张辰 研究员

发言题目:非常规污染测试和督查中常见问题;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深创院 谢剑锋 教授级高工

发言题目:智慧环保背景下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创新与融合;

●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姚波 教授

发言题目:水中典型塑料添加剂检测及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技术进展;

●河北省生态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中心 宋文波 副主任 正高

发言题目:河北省焦化行业环保绩效A级标准的主要特点和相关要求;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部长 邵鹏 研究员

发言题目:新污染物分析方法开发研究与环境监测项目质量控制;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桂建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然资源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

发言题目:同位素分析仪器研制与方法开发;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大气所 黄浩云 所长

发言题目:固定污染源非甲烷总烃在线监测系统比对监测实用技术与实践;

●北京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邱昀

发言题目:基于遥感大数据的典型大气污染来源监测分析;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 李治国 高工

发言题目:河北省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维管理;

●湖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阮荣雄 副秘书长

发言题目: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加快推动新时代环境监测事业抱团发展;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田一平 副站长

发言题目:大气网格化技术在环保管家中的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洪昌 研究员

发言题目:VOCs重点行业监测需求分析;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吴丹 总工

发言题目: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 张春雷 副总工程师

发言题目: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点位监测设施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刘宇 研究员

发言题目:固定源烟气非常规污染物采样测试技术方案;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张立坤

发言题目:建筑工地扬尘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

●河北省石家庄环境监测中心 任毅斌 高工

发言题目:加强质量管理 护航环境监测新征程 ;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玲 教授 博导

发言题目:水质监测新技术及未来发展;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 阳陈 工学博士

发言题目: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对社会化环境监测机构的合规引导与技术帮扶;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汪正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发言题目:便携式/在线式水质重金属分析仪—让水质精准监测更便捷;

●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武中波 分析实验部部长

发言题目: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及质量控制;

●江苏省南京环境监测中心 谢馨 副主任

发言题目: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宋钊 副部长

发言题目:现场监测智慧监控与应用;

●河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郭晓河 主任 高工

发言题目:现代分析检验技术在公益服务中的应用

●上海大学 高松 教授

发言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区域臭氧污染预测及成因分析;

●河南省生态环境技术中心 政策标准室主任 兖少峰

发言题目:标准化助力美丽河南建设;

●河南省郑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高工 周岩

发言题目:新形势下环境质量综合分析工作的挑战和思考;

●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陈寒玉 教授 副院长

发言题目:环境中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监测方法研究;

……

联系我们

湖北省环境科学学会

联系人:李昊 13971004463

大会组委会

咨询:林老师 13522178796 (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