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复混肥肥料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之初曾有过争论,质疑过复混肥产业的发展,认为复混肥简单混配、二次加工、增加成本等,不宜发展。但今天看来,复混肥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已经超越了“养分等量等效”的时代。复混肥通过养分释放和转化调控技术、增效剂技术、养分防固定技术以及改进加工工艺等,并将农化服务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物化到产品中去使复混肥具有“养分等量增效”的特点,并且施用方便。另外,我国小农户经营农业气候、土壤、作物类型的复杂性,以及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存在,也需要我国发展复混肥料。中国肥料的复混化率达到1/3(不包括BB肥)应当是可行的。BB肥是未来复混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BB肥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很好的发展。例如,美国2000万吨肥料用量,有1300万吨的复混,主要形式是BB肥,还有少部分的液体复混肥。根据我国的发展态势,发展2000万吨的BB肥(1000万吨左右的养分量,约占施肥总量的20%)是可行的。
我国目前有4000多家企业从事复混肥生产,企业平均规模1-2万吨,商品量4500万吨,1800万吨养分量,复混率32%。当前复混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艺配方多乱杂。全国复合(混)肥企业农艺配方超过2万多个,多乱杂,缺少区域规范与规划;配方科学性不强。带来的后果是农艺配方不能与测土施肥有效对接,影响产业布局、生产、流通和施用,肥料效益差,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解决问题的办法是研究制定《中国复合(混)肥农艺配方区划》,提高配方的科学性,为复合(混)肥产业布局、生产、流通和施用提供科技支撑。(2)复合肥主流生产工艺-磷酸料浆工艺,生产流程长、耗能高、三废排放多、资源利用率低。带来的后果是工艺技术环境友好性差、成本高,浪费资源。解决的办法是开发流程短、成本低、资源利用率高、三废排放少的生态工艺。(3)复合(混)肥造粒技术主要靠人工控制,自动化控制水平低,工人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精准水平差,影响产能和产品质量。解决的办法是通过研究,开发复合肥造粒过程自动控制技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4)掺混BB肥原料的科技创新需要加强,提升基础原料的科技含量。如普遍使用的挤压造粒片状颗粒钾,容易离析分层、施用不便,开发圆形大颗粒钾肥生产新工艺,推动BB肥原料产业技术升级。另外,需要加强BB肥基础原料的控制标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