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当不少市民还在埋怨空调房的烦闷时,在这座城市里, 寿光市环卫工人已经头顶着烈日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称“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 日前,记者在市区渤海路附近看到,该市环卫处的工作人员手持水枪对路面、垃圾桶进行着清刷。“ 由于此垃圾点附近饭店较多,垃圾桶周边油污较大,清理难度大,我们除每天擦洗外,还要定期高压水枪清刷”环卫工人说。
天气炎热工作也很辛苦,但我们在一起很开心
记者看到,不少环卫工人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该处工作人员张月杰告诉记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主要任务是保持整个道路的整洁,如果高温时段,他们会选择轮流休息,到附近的饭店、商铺的屋檐下避暑。“天气虽然炎热,工作也很辛苦,但我们在一起工作的很开心。”工作人员说。“现在每天四点半开始清刷路面、路沿石、垃圾桶。“路面清刷即解暑降噪,又能让市民一出门就能呼吸道新鲜空气,还提高了环境卫生档次。”现在的洒水次数由原来的每天16车次,增加到每天近50车次,增加洒水频率,降低了地面温度,也有利于车辆轮胎的“防温降暑”,减小轮胎接触地面的温度。”
下午1点左右,记者驱车来到该市圣城街看到,路面没有一丝风,各式车辆在路上呼啸而过,车轮扬起尘土如雾气一般在记者眼前弥漫开来,身上的汗水因为高温挥发出难闻的气味。行走在路上,炙热路面隔着鞋底,也能把脚底板烤得阵阵发痛。天气虽然酷热难当,但身着橙色工作服的环卫工人仍手拿着扫帚和撮箕,仔细清扫着路上的烟头、纸屑、尘土以及随风飞舞的白色垃圾。
公共设施、城区垃圾桶、生活垃圾中转卫生无死角
此外,公厕等公共环卫设施是市民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为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清洁、舒心的如厕环境,我们环卫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公厕管理,在夜间人流量较大区域附近的公厕延长开放时间,对公厕每天进行3次至5次消毒,人流量较大的公厕进行多次消毒,并更新纱窗、纱门,安装防蚊蝇塑料门帘等防蚊蝇设施,并配备喷雾杀虫剂对公厕每天进行一次全面消杀。”环卫处工作人员说。另外,环卫处还不断加强公厕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重点对现代化自动定时水冲管道进行检查和养护,保证公厕照明充足、接口设备无破损、有足够的水源及水电设施。同时,为进一步美化、亮化、净化城区环境,该市环卫处按照“打造形象、提升魅力”的理念,全面实施优化市区环境质量、提升环境品位、加强常态管理的措施,重点对城区垃圾死角、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人流量较大路段重点清理。在市区主干道,采取了人工保洁与机械清扫相结合的办法,彻底清除了路面污垢。居民区巷道也达到了“随脏随扫”和日产日清的作业标准。同时对城区垃圾桶、生活垃圾中转地段进行清刷,对生活垃圾产生量大重点部位进行一日多清。目前,已整治卫生死角2000余处,清理各种垃圾共30吨。
胡同、街头巷尾通透敞亮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苦工作
记者了解到,不光是市区的环卫工人这么负责,农村也一样。一位常年在外地工作的李先生说起家乡的变化,喜的合不拢嘴,尤其是农村环境的改善,让他赞不绝口。一直以来,农村卫生环境的好坏一直牵动着村民的心。为了让村民不出门也能享受到城市的优美环境,该市环卫处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重要内容来抓。8月15日,记者来到上口镇双井口村,看到村里一派忙碌的景象,让记者不自觉得拿起相机拍摄着每个镜头。据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环卫处在对村里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并定期组织人员对村里“三大堆”、卫生死角,进行细致排查,让农村环境质量不下滑,给村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村民王女士说:“每天都有环卫工人进行打扫,收集垃圾,清运车日产日清,所有胡同、街头巷尾通透敞亮,街道干净整洁,村里环境与以前相比大有改观。”只闻饭菜香,不见炊烟起,村里的悄然变化是寿光市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缩影。
寿光市环卫处 徐玉霞
联系电话:15154451567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