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之路——专访海洋渔业加工网负责人李飒女士

海洋渔业加工网 2013-08-28
阅读:288

  渔业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近20年来,我国逐步发展为世界渔业大国,水产品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居世界首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渔业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一个构成部分,也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借助社会经济,力量,不断改造,实现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的转型。而这条路并不好走,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就这一系列问题,记者有幸采访到海洋渔业加工网负责人李飒女士。

  我国渔业发展的现状

  访谈开始,当记者说到渔业发展的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很突出时,李飒女士不禁说出自己的看法,她说:过去我们对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得多,保护得少,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居高不下,对资源破坏强度大的作业方式和违规网具占有较高比重,近海捕捞量远远超过可捕捞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无鱼可捕。一些地方水域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水域环境污染加剧,海洋赤潮等灾害发生频繁;拦河筑坝、围填海等工程建设增多,水域滩涂不断被挤占,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改变渔业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现代渔业转型困难重重

  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发展的转型中,我国渔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李飒女士说:就目前来看,现代渔业仍面临着许多挑战。这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与渔业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市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与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偏低的矛盾,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与当前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矛盾,现代渔业建设与当前薄弱的渔业支撑保障体系不适应的矛盾。现代渔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配置生产要素,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经营体系,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水产商品率和生态环境水平。现代渔业与传统渔业相比,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素质的提高、现代生产要素的集约式管理、市场机制的基础性调节和多种功能的综合开发。

  应该如何发展现代渔业

  最后,当记者问到现代渔业应该怎样发展时,李飒女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首先应深化渔业结构的调整。如山东省政府提出了“做强养殖业,做优捕捞业,提升加工业,拓展服务业”的发展方针。其次,要强化渔业科技的自主创新。集中力量在渔业良种培育、资源环境保护与修复、健康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疫病防治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取得突破,以引领和支撑渔业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努力建立和完善渔业资源、环境、养殖、加工、渔船、渔机、渔具等领域的环节标准,形成以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工艺规范为基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最后,要加大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创新渔业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扶持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渔业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基地+渔民”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和渔民增收。渔业管理方式也应从具体管理向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制度等宏观管理转变,以达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的目的。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