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其详细说明:
化学成分
主要成分包括约89%-91%的钛(Ti)、6%的铝(Al)、4%的钒(V),杂质含量控制为氧(O)≤0.20%、铁(Fe)≤0.30%、碳(C)≤0.10%、氢(H)≤0.015%、氮(N)≤0.05%。
规格尺寸
厚度在0.3mm-60.0mm之间,宽度为300mm-1050mm,长度为800mm-3000mm,不同用途的板材规格有所差异。
性能特点
力学性能:退火态室温强度≥895MPa,时效态≥930MPa,高周疲劳极限(10⁷次循环)≥500MPa,短时使用温度≤350°C时强度保持率>80%。
物理性能:密度约为4.5g/cm³,远低于钢,比强度高。
加工性能:冲压性差,热塑性良好,可进行锻造、轧制、焊接等多种加工,焊接接头强度可达基体金属强度的90%。
耐蚀性能:在海水、氯化物和某些酸性环境中耐腐蚀性优异。
生物性能:抗过敏,生物相容性良好。
执行标准
中国标准有GB/T 3621《钛及钛合金板材》、GB/T 2965《钛及钛合金棒材》等,国际标准有ASTM B265《钛及钛合金带、薄板和厚板》、AMS 4911《航空材料规范》等。
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用于制造飞机发动机风扇叶片、压气机机匣、机身框架、起落架支撑等,以及火箭燃料储罐、卫星支架等。
生物医疗:可制作人工关节、牙科植入物、心血管支架等。
化工领域:用于制造耐蚀泵等设备。
汽车工业:可用于制造车架、曲柄轴、连杆等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