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荆州花鼓戏鼻祖汪春保

舞台文化产业网 2014-05-19
阅读:887

  汪春保(1832一约1910),荆州花鼓戏鼻祖。沔阳县昌家湾人。沔阳花鼓戏汪氏(汪源发)门头第八代传人,拜师汪恺。初习旦行,后改生脚。跟师跑江湖演出,族人不许其入谱。汪恺谢世,他继为掌班,立志于花鼓戏的发展,曾向汉调艺人学艺,引进汉调剧目,并与地方文人郑东华、史旺合作,创单篇牌子戏《江汉图》、《死思夫》、《仙桃十二景》。演唱讲究咬字清楚,行腔强调婉转流畅,表演要求细腻大派。经长年努力,汪氏门头花鼓戏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受到同行推崇,趋门求教者日众。汪中年后设帐授徒,致力于培养后辈。经其精心教授的胡正兴、李寿山、汪香庭、严幺等成为汪氏门徒中四大台柱,称雄一时。汪晚年居家,逝世于辛亥革命前夕。 荆州花鼓戏是流行于湖北江汉平原的地方戏曲。俗称花鼓子,因形成于沔阳、天门(旧称沔阳州)一带,亦称沔阳花鼓。1954年定名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声腔由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几支声腔和丰富的小调组成。高腔又名骷髅腔,源于沔阳州一带秧歌、薅草歌、打硪歌等劳动歌曲。当地原称插秧时所唱为"高腔"。 花鼓子艺人开始以演唱曲艺、百戏为主,也演出一些有简单人物形象的表演唱,俗称单篇词如:《十枝梅》、《思儿》和一些以丑、旦为主的小调戏如《打连厢》、《绣荷包》。沔阳艺人刘天党保存的《汪家门徒师承谱红帖》记载:汪源发,五名家小,(因)官府捉拿,"无家可归,隐姓埋名,姓王名水发,入了江湖,总是传戏,推车花鼓、采莲船、唱小曲、打连厢、瓦子板营生,传与儿子汪羊子……又传汪春保"这个演唱"推车花鼓"和民间曲艺的艺人汪源发为汪家门徒第一辈艺人,按谱帖推算,演唱时期不迟于乾、嘉年间。 乾隆末、嘉庆间,江汉平原虽然富庶,但常遭水灾,谚云:"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据统计自乾隆三十年(1765)至同治九年(1870)百多年间,就有五十四个水灾年。每逢灾年,群众纷纷外出逃荒,以三棒鼓、采莲船、敲碟唱曲等民间艺术形式卖艺为生。流传着:"身背三棒鼓,流落到他乡"、"穿村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的谣谚。"沿门乞生唱花鼓"俗称"沿门花鼓"。也有背着木凳,或推着小车,挂上锣鼓,边敲边唱的,称为"架子花鼓"或"推车花鼓",也称"地花鼓"。这种形式后来很长时期仍为零散花鼓艺人走乡串镇所沿用。孕育期间的花鼓子多唱"俚调高腔"。 沔阳花鼓戏的另一主腔--圻水的"圻水"二字,是因来自鄂东圻水(今浠水)县而得名。圻水与鄂东哦呵腔大同小异,用圻水演唱的剧目如《喻老四》、《张德和》、《告经承》、《王氏求计》等,也是鄂东花鼓戏、采茶戏的一批特有剧目。按剧种之间渊源关系推算,圻水当为清嘉庆末,道光初由鄂东流传到天门、沔阳一带。传入后,在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的基础上有所流变,与高腔、打锣(常与高腔同唱)、四平等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沔阳花鼓戏。其形成时间当不晚于道光年间。

  

  荆州花鼓戏《站花墙》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