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崔鸿根:为音乐而生 为爵士而战

乐器采购网 2014-10-16
阅读:282

  有一类人,思维不是用文字,而是用音符。音符能进入各种画面和情绪,把所有不能说的秘密全都用音乐说出来,把所有的热爱和理解都用音乐表达出来。今天对话的大人物,则用古典与爵士乐的结合,带给您不一样的音乐体验。

  ——题记

  

  每当说起古典音乐,人们通常认为它是庄严而神圣的,令人不自觉的去屏住呼吸,体会音乐带来的灵魂出窍之感。而爵士乐则会不同,它会让你感到轻松活泼,使你体会到全身心的释放。当二者结合起来,将会催化出不同凡响的视听感受。

  昨日19点30分,宜昌市均瑶剧院内座无虚席,著名钢琴演奏家崔鸿根“Transcribed Classic & Standard Jazz”钢琴音乐会在此精彩绽放,奏响了第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的华丽序曲。

  崔鸿根,是有史以来在国内以纯古典音乐与纯爵士音乐同场演奏的第一人。每次听到他的钢琴独奏时,总不免心生涟漪。究竟是一位拥有怎样柔情的大手掌,能专注深情的抚摸着琴键,奏出这样与众不同的美妙声音。正因如此,世界顶级钢琴大师Dang Thaison大师曾评价他:“他是为钢琴而生的 ,有着如大山一般的才能,只需一部分足以闪耀于世。”

  古典与爵士的完美混搭

  “曾有人这样形容爵士乐,说它就像中国的书法一样,第一笔下去,到最后一笔,中间不能停,停了就坏了。”崔鸿根讲述着完全古典与纯粹爵士乐的碰撞,“也许,古典音乐需要一种天赋,而爵士音乐则更需要音乐智商。熟悉古典音乐的人去弹奏爵士乐的一个好处,就是在技巧上会比古典音乐要简单许多。当古典音乐弹奏成熟以后,演绎爵士乐就会变得随心所欲。而熟练的弹奏则会创造出很多新的东西,继而刺激你的灵感,促进你继续创作。”

  舞台上的崔鸿根与他的团队配合默契,他这样说道:“我们三个人在一起,互相刺激着对方奔向同一方向,走到顶峰、达到饱和之后,就会慢慢走下来,最后收尾。这是一件一气呵成的事情,就同书法一样,好坏就在于从头到尾没有瑕疵。”

  与崔鸿根先生同台的鼓手黄海涛,是崔鸿根的老朋友,相识近20年。2009年崔鸿根回国以后,他们首次合作这项古典与爵士结合的创新节目,他说:“这次演出,是我们三人第一次合作,我希望以后也能继续这样合作下去。贝斯胡浩,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演奏者。”

不要让音乐走进死胡同

  2003年远赴加拿大蒙特利尔音乐学院深造的崔鸿根,因接受许多西方式的教学,所以在自己的教学教育中多以启发为主。“因为,每个人从小的音乐环境不一样,接收的资源不一样,各自的灵感和天赋也不一样,所以同样一首曲子,你去启发他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东西,连老师们都会觉得很惊讶。所以现在我大多数的教学,都是采用启发式的去引导学生,告诉他这首乐曲的背景,应当理解的情绪,和它所要表现出的色彩。”崔鸿根说。

  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学生:一定要有想象力。因为人们眼睛看到的画面是非常直观的,而耳朵听到的音乐却是极其抽象的。如果能用耳朵听出情绪和颜色,则会非常困难,而这就是崔鸿根现在最着重培养学生一个方面。

  现今的音乐领域中,有一个词叫“近现代音乐”,也许是接受传统音乐太深的缘故,崔鸿根先生并不太认可这种音乐:“类似这样的音乐,通常演奏1分45秒就结束,我觉得那种形式并不是音乐的出口,而是音乐的死胡同。我认为音乐就是即兴。它是一种人本能对环境、对心情演奏的表现。在快节奏的今天,人们可能很少再去钻研于古典钢琴乐,那么,爵士钢琴也许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长江钢琴特别让我惊喜

  此次举办音乐会,崔鸿根先生对民族品牌长江钢琴给予高度评价:“长江钢琴真的出乎我的意料。从外观而言,长江钢琴不输任何类似施坦威、FAZIOLI这些品牌的钢琴。另外,长江钢琴还有一点最讨我欢喜,就是琴键的设计。键盘的触感很温暖,手指弹下去的时候,不像有一些钢琴的感觉那么硬。演奏长江钢琴不再是简单的两物接触,而是柔软的、有交流的,所以怎么弹,你的手都不会疼。这点特别让我惊喜!最后一点,长江钢琴的声音很温暖,就九尺钢琴而言,它的声音能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手指可以弹出自己想要的感觉。”

  钢琴之城的未来将更美好

  崔鸿根此次的音乐节之行,是第一次来到宜昌。谈及打造“钢琴之城”,他认为,如果钢琴城建设全面的话,形成一系列的钢琴音乐文化,从精神到物质都能表现出来钢琴之城的蕴意,那将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让更多学习钢琴的人,认识并了解宜昌是一个可以学到很多音乐,且能够展示自己的地方。”他说,“希望,未来的宜昌,每天都能举办高端水平的音乐会,在平日的生活中总能发现世上一流的钢琴大师,那么这座城市将发展的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