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餐饮企业IPO的顶梁柱广州酒家崩塌了

上海证券报 2014-09-05
阅读:0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由月饼业务利润支撑企业盈利的广州酒家IPO却倒下了。在狗不理、嘉和一品、顺峰、净雅食品等同行先后退出IPO之后,广州酒家是唯一一家坚持到上会的餐饮企业,然而其在9月3日证监会发审委的会议上并未获通过,这意味着目前排队的餐饮企业已全军覆没。

  对广州酒家来说,每年仅卖一次的月饼业务占据公司利润来源的半壁江山,但在中央“八项规定”和“公款送月饼禁令”双重利空打击下,公司月饼业务的“含金量”已今非昔比,这无疑为公司盈利前景蒙上阴影。

  根据预披露文件,2011-2013年,广州酒家月饼系列产品贡献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4%、46%、45%,贡献的毛利占公司毛利的比例分别为49%、51%、51%,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5900万股,慕投项目共需资金6.93亿元,其中最大一笔实体投资是用2.1亿元投向“利口福公司三号生产车间月饼及速冻食品生产线扩产项目”,另3.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资金用于门店装修或者新店建设等项目。

  广州酒家表示:“最近三年公司的月饼产能基本实现了充分利用,产品供不应求。预计月饼生产线扩产项目达产后,公司每年可增产月饼216万公斤,较2013年产能增长35.88%。”

  但是,产能的扩大是否还能带来等比例的业绩增长?毕竟,目前月饼的销售环境已经大不如前。去年中秋节前,中纪委曾在两周内连发三道禁令,狠刹中秋、国庆“双节送礼”;而今年,这一“提前警戒”的做法不仅延续,更是提前到中秋节前一个月的时间。

  据广州酒家披露,其食品制造业务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就是“企业单位集团消费群体”,主要指通过集团采购月饼、腊味、年货等应节食品向员工发放或客户馈赠的消费群体。

  实际上,公司月饼销量增长乏力从2013年已经初现端倪。据披露,公司2013年的月饼设计产能从2012年的525万公斤增长到602万公斤,但产能利用率却从104.51%下降至91.63%;销量由2012年的547万公斤增至550万公斤,也就是说,2013年月饼的设计产能增长77万公斤,销量仅增长了3万公斤。

  目前,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只有西安饮食、绵世股份和全聚德等屈指可数的几家。知名的高端餐饮企业湘鄂情,在大幅亏损后彻底剥离了餐饮业务,向大数据、文化及环保等“时髦”领域转型,目前公司已更名为中科云网。

  此前,一度有不少餐饮企业试图冲击A股,包括顺峰、净雅食品、嘉和一品、狗不理、广州酒家等。不过,顺峰、净雅食品、嘉和一品等多家大型餐饮企业都在去年相继撤回IPO申请。今年7月1日,狗不理集团也进入了IPO终止审查企业名单,同样“倒在”了上市路上。至此,广州酒家成为留在排队名单中唯一的餐饮企业,可依然没能代表餐饮企业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同样的,对广州酒家来说,餐饮业务也是其重要的利润来源。据披露,广州酒家餐饮业务的消费群体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商务消费群体:主要包括进行各类接待的商务宴请的公司,是公司获得利润较多的客户群体。数据显示,广州酒家2013年的餐饮业收入从2012年的3.77亿元降为3.68亿元。从原材料采购情况也可窥见,报告期内指定采购的鲍燕翅肚类急剧减少,2011-2013年分别为761.11万元、553.34万元、300.60万元,而高果药材类也从2011年的89.80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49.28万元,高档食材的减少从侧面反映了政策环境对该公司的影响。

  餐饮企业的集体沦陷,与政策环境密切相关。在中央提出“八项规定”、整顿“四风”问题及限制“三公”消费等各种政策之后,全国的中高档餐饮企业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多家高端餐饮企业纷纷宣布向大众化餐饮转型。此前号称“美食头等舱”的净雅连锁餐饮集团,于2013年5月宣布战略转型,将全面布局火锅、团膳、快餐等大众品牌。全聚德集团则在“试水”大众化餐饮,推出88元午餐自助和98元晚餐自助。顺峰集团也积极推出各种促销和大众化菜谱,但效果并不乐观。尤其对顺峰和净雅来说,政策因素导致的业绩缩水被认为是其撤单IPO的主要原因。

  在上市这条路上,餐饮行业一直走得磕磕绊绊。随着广州酒家折戟IPO,此前排队上市的餐饮企业已全军覆没。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