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绿地首尝跨境担保融资

中国证券报 2014-07-03
阅读:0

  6月25日,绿地集团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绿地全球投资有限公司”(Greenland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在香港成功发行10亿美元高级票据,用于投资境外项目。

  今年6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执行新的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下称“新规”),绿地因此成为第一家根据新规直接为海外子公司发债进行跨境担保的企业。

  绿地此次发行的10亿美元高级票据中,4亿美元5年期债票息为4.375%,6亿美元10年期债票息为5.875%。在担保结构下,票息比绿地香港发行的3年期美元债低了37.5个基点。

  据北京兰德咨询公司总裁宋延庆观察,这个利率比较低,期限也较长,绿地短期内偿债压力不大。

  评级机构穆迪预估,绿地集团作为首例跨境担保的企业,或将在房地产行业形成示范效应,房企能获得成本更低的境外融资,而离岸的债券市场也会变得更加完善。

  近年来,房企海外融资热情高涨。来自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近40家房企海外融资额达1340亿元,同比增长123%。仅2014年1月,已有近20家房企宣布了不同规模的海外融资计划,总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新规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企业海外融资的渠道,但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门槛并没有真正降低。

  宋延庆也认为,绿地此举在房地产行业内并不必然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不宜对其过度解读,在此之前,国家一直非常支持房企的海外融资,中海、华润等企业早已有成熟的渠道。“每一家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认购量跟自身的信用等级、汇率等因素挂钩,各家的实力都不一样。”

  张大伟指出,高涨的海外融资热情反映了大企业对资金的渴求,但国外资本市场目前对中国房企的整体估值比较低,前十名的企业可能有机会发债,其他排名靠后的成功可能性则比较小。此外,最近美元走强,企业海外融资的成本也在提高,中国企业借外债,后续大多还会面临着因为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