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一直是阿里巴巴的一大看点,尽管这块业务不会上市,但在公司未来发展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
阿里巴巴手中的“第一利器”当属支付宝,10年时间,支付宝引领了整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行业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支付宝钱包也逐渐兴起。
依托于支付宝,余额宝进入了大众视线。作为阿里互联网金融版图中最为重要的一块,从去年6月上线至今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实现了飞速发展。截至3月底,余额宝的规模为5413亿元,用户数达8100万。
依靠余额宝,天弘基金也演绎了麻雀变凤凰的故事。自去年6月和阿里巴巴联手推出余额宝后,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天弘基金一举超越华夏基金,成为规模最大、客户最多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阿里在银行、保险领域也积极布局。2013年9月,阿里巴巴牵手民生银行,在直销银行业务、资本合作与结算、信用卡业务、信用支付业务等方面展开战略合作;与中国平安推出众安保险,截至2014年4月30日,众安保险自去年12月5日第一只产品正式上线以来,短短五个月不到,公司投保件数已超过1亿件,服务客户数突破6000万。
“从阿里的角度看,‘依托于平台、以数据为基础、大力发展金融服务’对于阿里有战略性意义,其体系内的电商平台、支付、小贷与担保模块发展相对成熟,阿里投资参与的创新型保险电商众安在线也在稳步推进中。通过控股天弘基金,阿里金融版图得以进一步完善,能够借此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服务及安全保障。”易观智库分析师李子川表示。
然而,阿里的野心远不止如此。今年3月,阿里旗下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与万向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合作,作为联合发起人共同申请民营银行牌照。据悉,阿里巴巴的方案设计是“小存小贷”的模式,限定业务范围,设定存款上限,单户贷款规模也有限制,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大众。
阿里巴巴已不再满足于做金融产品的通道,而是要直接参与金融链条。对此,91金融CEO许泽伟认为,首先创办银行将大幅度提高公司的利润,毫无疑问银行是中国最赚钱的经济体;其次,银行牌照将使金融业务合法化,牌照化;再次,创办银行将大幅提高二者的公信力,因为银行业是也是最有公信力的经济体。
涉足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领域,阿里不断为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大厦添砖加瓦。
近日,阿里小微金融CEO彭蕾在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建一周年时,首次披露了公司战略——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开放系统。她表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两种特质相迥的事物的混搭,互联网的基因是开放、自由、流动、分享,而金融的核心是严谨、专业、风险控制、安全、高度监管。“这是一种神经分裂的状态,需要思辨的执行力,混搭风的企业文化。” 彭蕾说。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互联网金融这个“江湖”中,新霸主将从两个领域诞生:一是传统金融机构通过自建或合作的方式,利用互联网的思想和技术创新盈利模式,改善客户体验;二是一些有资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申请金融牌照、收购中小金融机构等方式进军金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