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铁路建设的政策措施。
点评: 设立铁路发展基金,有望提升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去年8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研究建立铁路发展基金,此次明确提出每年2000-3000亿的总规模,表明国家对方案设计方面已经成熟,推出后有助于缓解铁路建设资金压力,并有望提升铁路投资规模: 1、引入社会资本为提升投资规模提供条件。根据报道,铁路发展基金每年2000-3000亿的规模中,中央财政性资金和社会资金比例约为1:2至1:3,其中今年中央财政性资金预计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200亿元、车购税150亿元,铁路建设基金400亿元。按照2013年初铁路基建投资目标5200亿元资金来源:中央预算内资金127亿元,铁路建设基金302亿元,铁路专项资金195亿元,铁路债券1500亿元,铁路企业自筹资金10亿元,地方及企业出资700亿元,外资38亿元,银行贷款2329亿元。今年发债规模仍为1500亿元,会议提出“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铁路建设”,如果铁路发展基金进展顺利,为今年提升铁路建设投资规模提供了条件。 根据报道,铁路发展基金采取封闭式公司型基金形式,暂定15年,铁路总公司为普通股东,其他投资人为优先股东,不参与基金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具体回报根据市场情况协商确实,预计会参考银行存款利率上浮模式,70%将投资于中西部铁路。会议提出“铁路承担的公益性、政策性运输任务,中央财政在一定期限内给予补贴,逐步建立规范的补贴制度”,即考虑到补偿作为基金初期投资回报的来源。 2、提升投资规模也是实际需求。2013年我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38亿元,投产新线5586公里,按照铁总目标2014年安排铁路投资6300亿元,投产新线6600公里,我们认为,去年以来铁路新开工有所增加(今年3月份发改委还批复了1400亿投资规模的5条铁路),投资应该要高于去年。 明确新线投产6600公里目标,有超预期可能。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万公里(2013年8月国务院会议又提高到12.3万公里),到2013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为10.4万公里,即使按照原十二五规划,今明两年至少要完成1.6万公里,竣工进度低于预期主要仍是资金压力。参照去年情况,投资由6300亿元上调到实际6638亿元后,铁路竣工里程也由年初目标5200公里到实际5586公里,如果此次以设立铁路发展基金的投融资体系改革进展顺利,今年投资额度也有望上调,那么竣工里程也有可能上调,以冲刺十二五12万公里的目标 铁路是连接新型城镇化的连接纽带。铁路作为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手段,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至2020)》,“到2020年,普通铁路网覆盖20万以上人口城市,快速铁路网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此次会议提出国家投资近80%将投向中西部地区,考虑到东部客运专线基本建设完毕,城际现在为地方出资,今后投资方向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打消铁道部改组为铁路总公司后放缓建设效益相对较差的中西部铁路的顾虑,利好铁路长期发展建设。 今明两年仍是高铁竣工高峰,带动南北车业绩增长。根据我们对各线路的建设进度跟踪,2014-2016年我国开行动车组高铁里程预计分别为4694、4169和2102公里,即今明两年将迎来竣工高峰,2013年铁道部共计招标了473组动车组,去年南北车共交付了228组,按照目前的线路竣工情况,预计今年仍将进行动车组招标,今明两年动车组交付有望达到350、394组。从铁路总公司自身而言,加快铁路竣工有助于改善现金流状况和长期盈利能力,以京沪高铁为例,2011年日均客流量13.2万,2012年13.8万,2013年23.2万,2014年截至目前25.2万。第一年收入110亿元,第二年170亿元,预计到6月30日的第三年收入将达到250亿元,有望实现盈利,超过预期,加上高铁的社会效应,因而国家和铁路总公司都有意愿加快铁路(包括高铁)建设,此次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将有助于缓解资金压力。 今年铁路车辆购置仍有增长。根据《2014年铁路机车车辆装备购置计划》,2014年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投资1200亿元,同比增长15%-20%,预计机车、客车、货车与2013年差不多,主要增长将是动车组。 上调铁路设备子行业评级至“推荐”。我们认为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铁路长期建设发展,判断仍有上调铁路投资额度和竣工里程可能,今明两年将迎来高铁竣工高峰,带动动车组需求。重点推荐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