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青睐可转债融资

上海证券报 2014-01-22
阅读:0

  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可转债2013年融资量回暖明显,共成交16笔,融资总额为600700万美元。

  昨日,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顾宏地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去年至今,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可转债融资,主要有多项考虑:一是可转债没有财务限制,且不需要进行评级;债券发行可能涉及财务限制,也可能需要信用评级。二是其灵活性高于普通股票或债务发行;可转债可按照发行商的融资要求量身定做条款,例如:到期日、转换溢价、赎回条款等。三是普通股票或债券需要管理层投入大量时间来演示行业,可转债则不需要。四是虽然可转债涉及潜在稀释股权,但稀释较纯股票销售低,因为可转债发行人按溢价出售股票。

  可转债是由一家公司发行的,投资者可在债券到期内随时选择将其转换为固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公司发行当日,其可转债的转股价高于发行日的股票价格,若到期日时的股价高于转换价格,投资者可将转换债券为公司的新股。可转债是普通债券和股票看涨期权(投资者可行使期权买入固定数量股票)的总和。

  顾宏地介绍说,现阶段,中国海外上市公司融资主要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两种方式。其中,股权融资包括上市、增发/配股和可转债,债券融资包括债券、贷款和项目融资。

  近年来,中国海外上市公司融资有较大下滑,但去年至今则有所回升。从上市方面来看,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海外上市公司在2010年上市融资创出阶段性新高后(该年共上市公司38家,融资总额为405900万美元),2012年便降至两家,融资总额为16600万美元,而2013年上市企业数量则增至8家,融资总额为90700万美元,市场融资大幅回暖。

  顾宏地说,“截至今年1月份的第一周里,仍有多家中国海外上市公司通过可转债方式进行融资。”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