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储粮行业的发展,浅圆仓正在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发展起来,粮食仓储重新划分了我国三大储粮仓型的版图。那么,浅圆仓和平房仓相比,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No.1 进出仓便捷性(动态管理)
1、浅圆仓进出仓更加便利。一般浅圆仓的设置:仓顶中心有一个入粮口,通过仓顶埋刮板输送机朝仓内进粮。仓底设置一条输送通廊,沿通廊方向在仓底地坪上开设3-5个卸粮口。卸粮时, 打开卸粮口,粮食自流出仓,再由通廊中输送机完成粮食出仓作业。仓内剩余粮食的清仓作业由扒谷机或清仓绞龙完成。
(浅圆仓日益成为主力仓型)
浅圆仓的机械化程度高。由于筒仓顶部与底部均有输送设备,筒仓群的工作塔内设有提升、检斤、清理、除尘、控制等设备, 筒仓的工艺流程使其能迅速完成粮食进出仓操作, 有利于提高入库粮质, 实现现代化管理。
平房仓进出仓一般采用移动式的皮带输送机、扒谷机、绞龙等,而且往往随着仓内粮食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要及时调整整套的进出仓作业线,工作连续性不高。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配合,进出仓成本较高。
2、浅圆仓易发生挂壁现象。浅圆仓粮层高、侧压力大,靠近墙壁的粮食一旦出现湿热聚集,往往会形成挂壁。由于挂壁位置较高,会给出仓作业带来极大的难度和安全隐患。
(浅圆仓内部一景)
3、浅圆仓杂质聚集更严重。浅圆仓筒体高, 进粮时会形成严重的自动分级现象, 在筒壁处形成环状的轻型杂质区, 在落粮点处形成柱状重型杂质区, 会给安全储粮带来隐患。所以粮食入仓前一定要清理, 入粮时要采用散粮器或中心进粮管, 能减缓进粮时的自动分级现象。No.2
日常管理便捷性(静态管理)
1、平房仓通风降温效果较好。通风之后,平房仓的粮食温度梯度明显要小于浅圆仓,可见平房仓的通风效果要好于浅圆仓。发生这种情况主要与粮层的高度、风网设置有很大关系。平房仓粮层高度远远低于浅圆仓。粮堆低,空气容易穿出粮面,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风的换气次数相对较多, 通风效果就好。
平房仓为地上笼通风,阻力小,电耗低,降温显著。浅圆仓的风道为地槽式,与地上笼相比较,阻力较大,它的风路走向是先从地上到地下,再从地下反射到粮堆底部,经过粮堆穿出粮面,这是它阻力大的主要原因。
(地上笼阻力一般低于地槽风道)
2、平房仓在日常检查方面有优势。平房仓设置有专门的检查门,方便进仓作业;浅圆仓为了保证整体的密封效果,检查口一般用多个螺栓密封, 进出仓检查略显不便。No.3
储粮稳定性(综合方面)
1、浅圆仓的储粮稳定性能较好。平房仓受外界环境气温的影响非常明显, 特别是平房仓的上层粮温。其主要原因是平房仓的密闭隔热效果差, 房顶和外墙面积大, 吸收太阳辐射热较多;浅圆仓密闭好, 仓顶隔热措施完善, 太阳辐射热透入仓内相对较少, 粮堆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 粮温相对于平房仓要稳定。
2、平房仓在应急管理方面更有优势。一旦储粮发生局部发热、水分含量过大等特殊情况,平房仓由于粮层低、阻力小,无论采用局部通风、局部熏蒸、局部晾晒清理等措施,会更加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