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广大路桥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优质有效的服务权益和途径,带领企事业单位从低端走向高端,从线下走到线上,全面促进行业间的纵深发展。桥梁工程与技术网特别携手“国联云”桥梁直播平台,首次面向广大路桥企事业单位发出招收理事会成员单位的邀请。下为理事单位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详细内容介绍:
一、公司简介
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米科技”)依托长安大学成立于2016年6月,属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新技术中小型科技企业。公司将高校的研究成果和企业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实现“产学研”的相互带动,保证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微米科技结合当下“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的主方向,以工程安全、健康在线监测为主,致力于打造工程安全智能化、信息化的专业服务体系。
公司注册资本138万人民币,目前拥有员工20余人,本科及硕士学历以上者占到80%,拥有一支包含长江学者、教授、副教授、正高工在内的专家顾问团队。截止2018年9月底,本公司已与4所高校,包括上海华测、湖南北斗微芯、西安公路研究院、中交第一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6家企业及多个省、市公路局建立了合作关系。
▍主要资质及证书获得情况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行业发展现状
据国家交通部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公路总里程484.65万公里,而全国交通基建工程大多数位于山区,长期以来,都深受地质灾害的困扰,在未来四年,国家也要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因此,在建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勘测评估以及已建工程的运营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年均潜在市场高达千亿元。以川藏线为例,造价2200亿左右,仅地质勘察评估就需220-440亿,已有的工程勘测评估及工程运营管理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行业上下游情况
本公司将建立以渠道为核心的推广营销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将公司服务推广出去,使得在工程地质灾害行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目前,本公司主要拥有两个重要的渠道:上游渠道(仪器供应商、代工厂商)、下游渠道成员(目标客户、客户推荐客户)。
(一)上游渠道
此处的上游渠道主要是指为本公司提供监测仪器的设备生产厂商。在上游渠道中,本公司不断加强与仪器供应商与设备生产代工厂商的联系,使得本公司不仅可以拓展业务范围,而且可以同这些单位一起打造完整的监测项目,实现公司之间的优势互补。
(二)下游渠道
本公司的下游渠道,主要指的是公司为其提供监测服务的企业和政府客户。针对下游渠道推广,公司采用直接式推广与间接式推广相结合的方式,即本公司内部常说的点—线—面的辐射营销模式。
(1)直接式推广
本公司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将我们的专业技术服务及相关的信息推广给目标客户,促使客户与本公司实现共同盈利。通过成功案例推广的方式来实现营销目标,从而使本公司扩大市场营销规模。针对工程监测预警这种必要的服务特性,本公司采取了2种常见的推广策略:线下推广、线上宣传。
1)线下推广
线下推广是指公司运用推广人员直接向目标客户推广产品和服务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根据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特性,公司人员会从目标客户着手。
① 通过与客户的直接交流,现场演示智能监测系统以及手机APP的结合使用,使客户对本公司的产品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② 本公司也派遣专业人员,解说各种产品的各项性能,让目标客户可以深刻理解我们的优势服务与特色。
③ 本公司人员在与客户的经常接触中,也将通过推广人员良好的服务和优秀的个人素质,来赢得客户对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信任,从而提高本公司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④ 学术会议:公司依靠多名教授、副教授等,在学术会议汇报的过程中进行宣传。例如李家春副教授的学术汇报往往座无虚席,参加议术的都是行业内相关人士,在讲解过程中提及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便是最好的宣传。
⑤ 现场调研:在现场调研的过程中,本公司人员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介绍,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2)线上推广
本公司的线上推广策略,通过官网宣传、新闻采访、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向潜在客户展开的一场“主动攻势”,去促使目标客户与本公司的合作与共赢。
① 微信公众号:通过李家春副教授的微信公众号《微米防灾科技》进行宣传。目前的日活跃量已经达到500人次。
② 官网宣传:通过本公司官网对公司的成果、业绩以及技术实力进行展示,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
③ 新闻采访:通过新闻记者对成功预警的工程案例做采访与新闻播报,结合相关领域专家的现场讲解,实现宣传推广的目的。
(2)间接式推广
间接式销售主要是指公司通过直接式营销获得客户A,然后通过客户A的介绍,承接A公司内部其他工程项目,然后通过A将我们微米科技推向整个行业的过程,根据行业特点,这种方式能够更快地打开市场。更快地抢占市场份额。
三、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主要产品或服务
产品:
Ø 传感设备:一体化监测站、导轮式测斜仪、土壤温湿度计、翻斗式雨量计等
Ø 采集设备:位移监测一体机、水位计/孔隙水压力计、拉线式位移计、压差式静力水准仪、智能激光测距仪等
服务:
Ø 设计与咨询:公路方案设计与咨询
Ø 在线监测预警:公路交通边坡灾害在线监测预警
Ø 预警监测:边坡及滑坡预警、桥梁健康监测
▍商业模式
1)竞争优势
1.1 价格优势
本公司依托于长安大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技术研发及经营管理成本,与其他同类型公司平均水平相比,本公司的项目运转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十左右。而且在项目费用降低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整体利润,利润率依旧可以保持百分之三十的合理水平,以中型边坡监测为例,本公司平均需花费35万元,而其他公司则需要50万。
1.2 预警技术
本公司形成了的一套完整“查、设、研、报”的产业技术服务链。首先通过专家带队并采用电法仪等先进物探技术进行实地调查,根据边坡地质情况精确布设监测点及组建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实时回传云端平台,以PC端和手机APP相结合的模式将数据对应其地质模型进行结算、拟合、反演等数值分析,对边坡状态和风险性进行研究分析,最终为客户发出准确、及时的预警。
本公司预警所用的模型是基于每个监测对象的实际情况考虑,依据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每个监测对象的安全状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准确率。
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最核心的技术是工程地质分析、监测方案制定和监测点位的布设以及数据分析,尤其是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准确发出预警的能力已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公司已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科学的预警模型,对于不同的监测体有不同的监测体系,而且应用十分广泛,覆盖公路、铁路、桥梁、隧道、边坡、地下管廊、基坑等灾害
1.3 团队优势
本公司拥有一支由长江学者、教授、副教授组成的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顾问团,创始团队成员90%拥有研究生学历,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强。高水平的团队决定先进的科技水平,科学的管理造就优质的服务,本公司能够实现平均提前三天做出精确预警,这也是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
1.4 资源优势
本公司与长安大学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众所周知,长安大学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行业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被誉为公路行业的“黄埔军校”。因此,公司拥有强大的校友资源
2)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对一个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好的营销策略有利于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和满足社会需要。
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市场需求及公司发展的营销目标及策略。同时公司依据“4P理论”来制定公司的营销策略。
2.1业务策略
本公司是一家以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及监测预警为主营业务,集工程监测、检测、设计、咨询于一身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本公司在市场上主要有以下业务:(1)边坡监测;(2)隧道监测;(3)桥梁监测;(4)基坑监测;(5)管廊监测。以边坡监测为例,基于北斗监测系统,能够将精度控制在亚毫米级,同时结合本公司精准的预警模型和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大大提高监测预警的精确度。公司更多的业务策略是:
1)公司将会打造成具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实施方案,精准的分析”这一完整的服务产业链。
2)发挥自身优势,更多的提供技术服务,为政府部门、施工单位、监测单位等提供优质方案及数据分析。
3)与同行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项目为基础,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广监测行业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4)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预警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及模型的大量堆积提高监测预警的成功率。
2.2品牌策略
公司注册为西安微米防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全国工程地质灾害监测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营销现如今已成为企业走入市场必不可少的环节,优秀的品牌定位更能提高公司及其产品的知名度。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本公司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企业自身品牌定位不能变
本公司的定位是致力于打造工程地质灾害及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预警行业的领导者。对于一个公司来讲,品牌定位是最核心的,任何时候努力打造的品牌定位已经深入人心,千万不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轻易做出改变。很多企业在非常时期做出了关于定位的致命调整,我们立足于交通行业的监测预警,一旦定位改变了,就会影响消费者的认知,甚至影响本公司的技术发展,定位的改变不利于公司的发展以及品牌的推广。
(2)打造品牌时价格战不能碰
公司愿意和同行业单位打造互利共赢的良好市场竞争局面。市场的正常运转,并不是通过较低的价格来取得市场份额,过低的价格容易造成公司运营不善从而使高新技术产品得不到有效应用,后期服务不完善等一系列经营问题,同时恶意的价格战,只会让更加先进技术手段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和推广。
(3)公司核心价值不改变
公司坚持自己的使命:让世界更安全!
企业口号:时间就是效益,服务没有止境
发展理念:科技引领进步,品质开拓市场
发展愿景:致力于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工程安全系统服务商
2.3价格策略
(1)定价原则
本公司定价以成本和客户的接受度为主要制定原则,采用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成本定价导向法,根据每个项目监测量的大小,监测预警的难易程度,按照我们监测设备硬软件成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服务费、利润、税金进行综合定价。
(2)定价目标
本公司对于每个项目的定价目标,兼顾市场情况与技术成本,旨在获得更大的客户群,为本公司智能在线监测打开工程市场,并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为后期更多的监测服务,准备好充足的市场资源
2.4推广策略
本公司将建立以渠道为核心的推广营销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将公司服务推广出去,使得在工程地质灾害行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目前,本公司主要拥有两个重要的渠道:上游渠道(仪器供应商、代工厂商)、下游渠道成员(目标客户、客户推荐客户)。
2.5社会关系
本公司利用各种交流手段,同包括顾客、合作商、政府机构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各方面人员建立深厚友谊,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营销环境来维护社会关系。从总体上来看,本公司从三个层次来展开营销。
(1)社会关系宣传:本公司通过公司官网,微信公众号《微米防灾科技》,电视台,长安大学官方公众号等进行宣传,以扩大公司影响力。
(2)社会关系活动:支持和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扩大公司的剩余声誉,以此进行营销。例如对长安大学小彩虹志愿者的支持。
(3)社会关系意识:定期性的对公司员工进行相关社会关系意识的培训,以使得员工能够自觉得在社会上打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人际关系,对公司进行宣传,以此来推动营销进程。
四、公司技术简介
▍拥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监测传感器设备
当前,在我国传感器行业中,不但产品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生产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劣势。目前我国传感器产品还存在可靠性较差,对基础技术和制造工艺的研究不够,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落后,产品技术更新周期慢,缺乏针对使用而开发的专用解决方案等方面的问题。我国传感器生产企业存在行业规模小,行业总产值低,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企业技术开发投入普遍不足等劣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努力创新的原则,对效率较低、精度或可靠性不够的传感器进行开发和改进,实现其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的特点,达到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的目的。
▍拥有完整的在线监测系统
本公司研发了工程智能监测系统,并把它运用于交通土建工程当中。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利用传感器以及通过系统性的构建传感器神经网,综合性的分析其安全状态,并对超过安全状态的部位进行预警。通过合理整合硬件,将最可靠地传感器安装在最适合的部位,实现远程自动化监测和测试数据信息化管理。
▍边坡监测
在边坡治理过程中和边坡治理后,由于边坡岩体地质情况复杂多样,各种不良地质所导致的事故屡见不鲜。尽管施工前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但由于勘查手段、方法以及勘察程度的限制,加上地质体的复杂多变,期望在施工前想要清晰查明工程体的状态、特性,准确地预测边坡使用期内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位置、性质和规模是十分困难的。 采用监测的手段,通过及时收集边坡内部的应力、变形等参数信息,可了解边坡的实际状况及其稳定性,从而判断出边坡的稳定状态,对边坡稳定进行提前预警。而且,边坡监测的结果也可以积累相关的经验,提高边坡设计施工水平。 常见边坡监测内容、监测设备如下表所示:
表1监测内容一览表
通过实时的结构参数监控,对于边坡本体重要参数的长期变化可以有较为详细地掌握,从而及时地反馈边坡安全状况。其意义主要有:
(1)及时把握边坡的稳定状态,评定边坡的稳定性。
(2)分析边坡变形特点,掌握边坡受相关工程在实施过程影响程度,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3)结合支护结构的运营阶段的工作状态,识别支护结构的损伤程度评定支护结构的稳定新与耐久性;
(4)为运营、维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5)验证边坡支护结构设计建造理论与方法,完善相关设计施工规程,提高边坡工程设计水平和安全可靠度。
▍桥梁监测
桥梁建成后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桥梁各构件将面临损伤及内力状态的改变,相应桥梁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这些损伤和内力状态的改变如果能够被预先报警获知,并且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维护、维修,就不会危及桥梁结构的运营安全,否则在长期疲劳下,多种因素耦合作用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 为实时知晓大桥的使用状况,协助大桥管理和养护,构建一个技术先进、措施合理、实用经济、易于管理、开放兼容、符合刚构桥、连续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运营环境和结构特性的桥梁结构在线健康监测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系统设计中,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并根据桥梁的几个方面整合系统监测内容。
(1)基于结构形式的分析;
(2)大桥工作环境方面的分析;
(3)基于养护管理系统的分析;
(4)桥梁易发事故分析;
(5)基于桥梁重要程度的分析。
并结合《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2014),对于使用期间的桥梁安全监测项目,如下表所示。
表2使用期间监测项目
注:1 ★应监测项,▲宜监测项,○可监测项;
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考虑桥梁的重要程度、工作环境等,在进行健康监测时,以下各监测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1)结构变形监测:包括梁体、塔变形、桥墩倾斜和沉降等;
(2)结构应力(应变)监测:桥梁重要部位(桥梁跨中关键部位等)静态的应力(应变)测试;
(3)索力/吊杆监测:主跨斜拉索索力、吊杆拉力、系杆拉力的监测;
(4)结构振动特性与振动水平:包括振动特性的测试与分析、地震动;
(5)伸缩缝/裂缝监测:主桥与引桥间伸缩缝大小变化、裂缝变化;
(6)环境监测:监测大桥所处环境的温湿度、风速风向、雨量等。
(7)车辆荷载:引桥位置车辆荷载超限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现代测试与传感、网络通信、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数学理论和结构分析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延拓桥梁的监测内容,并可连续地、实时地、在线地对结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对桥梁的运营安全和提高桥梁的管理水平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通过为桥梁建立一个先进实用的桥梁健康与安全状况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通过对相关的内容的监测,建立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桥梁运营状况,有效保障桥梁的安全。
(2)了解桥梁的结构变形、应力等情况,当超过预警值时可及时预警,实现桥梁服务水准的实时安全报警,并通知相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通过监测数据,对灾害进行有效评估,给决策者提供相关依据,使运维方案更完善,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4)合理配置桥梁养护维修资源,为减少桥梁运营维护成本提供科学技术依据,保障桥梁检查维修策略制订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高效性。
(5)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桥梁的监测,获取结构应变的原始数据,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服务。
(6)验证桥梁的设计建造理论与方法,以及施工工艺,从而完善相关设计施工技术规程,增加桥梁设计及加固方法的设计水平和可靠性,保障桥梁的稳定使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的应用前景。
▍隧道监测
由于隧道可以缩短里程、保护环境、改善线形、改善公路通车条件,因此,现代高速公路、铁路,遇到复杂地形和地质条件,大都采用隧道建筑。而隧道是在地下的隐蔽工程,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存在许多潜在、无法预知的地质因素,属于线状工程,有的规模较大,可长达几公里数十公里,往往穿越许多不同的环境空域和时域,工程条件往往比较复杂,有时环境十分恶劣,稍有不甚,就会造成塌方、沉陷、突泥涌水、支护结构变形、人员和设备伤害等等,进而严重影响隧道安全。为了确保隧道工程安全、及时预报险情,故对隧道工程的安全和稳定状态的监测和评估十分重要,主要为通过监测手段了解隧道运营情况,建立的监测系统对隧道工程监测、评估和预测以趋利避害,已成为现代隧道工程发展的迫切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数学理论和结构分析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极大地延拓隧道监测内容,并可连续地、在线地对结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对隧道运营安全和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隧道健康监测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通过对相关结构进行监测,建立监测系统,对隧道的安全状况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有效保障隧道安全;
(2)了解隧道结构变化情况,当变化数值超过预设值时可及时预警。实现隧道健康监测服务水准的实时安全报警,并通知相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通过监测数据,合理评估隧道病害,优化维护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合理分析和综合评估,确定最优的维护方案,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达到维护最优效果;
(4)通过实时监测,对隧道的安全状况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减少和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隧道的使用年限,减少灾害的发生,节约经济成本,并可以减少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5)为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对隧道的监测,获取结构应变的原始数据,为相关的科学研究提供相关数据和分析服务。
(6)验证隧道的设计建造理论与方法,以及施工工艺,从而完善相关设计施工技术规程,提高隧道设计及施工方法水平和安全可靠度,保障隧道的使用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公司团队情况
西安微米防灾科技团队是一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队伍,创始团队成员均是来自长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长安大学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称为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
公司现拥有员工30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90%,其中包含工程地质灾害在线监测经验丰富的权威人士,知名高校优秀团队支撑的科研人员,是一支技术精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作风过硬的科技团队。公司的所有优秀员工,都为公路交通行业的防灾减灾事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公司拥有专业的专家顾问团队,能够对边坡进行专业的结构分析,从而能够精准的确定监测仪器的布设点位,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分析。
专家顾问
研究背景
李家春
长安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曾出国在佐治亚理工大学作为访问学者。现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参编《水力学》等教材,出版专著4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公路灾害防治与防护工程。
李同录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测学院副院长,从事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主要区域为稳定研究,曾访问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日本金沢大学和京都大学,从事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除从事科学研究,长期还从事生产实践,负责完成了陕、甘多条长距离输油、气管线勘察;陕、豫、宁、新多条高速公路勘察,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James David Frost
James David Frost 教授1986年和1989年于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土木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美国佐治亚理工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曾任爱尔兰Kennan & Sons土木工程师、加拿大戈尔德集团岩土工程师、加拿大大海湾资源公司岩土工程师、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岩土学科组组长、佐治亚理工学院萨凡纳校区校长、佐治亚理工学院副教务长。致力于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领域的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彭 挺
长安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IEEE会员。先后参与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2项、IBM合作研究项目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次,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及IEEE CCNC等国际知名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
田伟平
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公路学院道路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道路与桥梁灾害防治、减灾防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在《中国公路学报》等多家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十多篇被EI收录。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交通部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多个科研课题十多项,获得包括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多项奖励。
最近一轮股权融资价格(如有),或对标同行业企业估值分析
公司计划融资800~1000万,出让的股份为30%,用于建立大数据中心、产品研发、拓展市场、品牌推广,要求非债务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