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光行业竞争白热化成为常态的背景下,传统激光设备制造商普遍陷入技术同质化的困局。虽然2024年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出货量同比实现增长,但据终端用户反馈,企业的实际使用成本不降反升,各类隐性支出不断侵蚀着设备全生命周期成本,用户对设备稳定性的焦虑、对售后责任的推诿、对隐性成本的无奈,都在警示着激光企业应重视售后服务。
存量时代下,售后服务是企业连接客户最重要的触点,高质量的售后服务能够帮助激光企业实现客户基盘增长,增强盈利能力。在此背景下,岗春激光勇立潮头,于近日发布一封公开信,正式推出“三年无理由质保”的售后服务政策,以AI智能技术为根基,改写行业服务标准。
岗春激光敢于推出这项看似“贴钱抢市场”的政策,实则源于对自身开发的AI智能功能的自信,同样也始于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洞察。
在激光切割领域,高功率设备的售后问题早已成为用户的心病。传统切割头因缺乏实时监测能力,常因镜片污损或温度波动导致焦点偏移,引发切割精度下降甚至设备连锁损坏。但责任划分却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踢皮球游戏,最终维修成本往往由用户买单。这种“多方推诿”的行业潜规则,被岗春激光所打破。
从核心技术角度看
岗春激光通过自主研发的AI融合技术,在切割头领域实现了两大创新突破——焦点补偿和智能自保两大功能。
焦点动态补偿功能利用嵌入式传感器实时捕捉镜片温度波动,依托AI算法精准测算切割焦点实时偏移量,并自动进行补偿,使焦点始终处于最佳位置。这项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功率设备连续作业时因热累积导致的切割精度衰减问题,显著提升良品率。
智能自保功能则构建了多维参数监测网络,对切割头内部的温度梯度、气体流场、污染物浓度等关键参数密集监测。当监测数据偏离安全阈值时,系统不仅会即时触发设备保护性停机,还能发出报警信号。这种预判式维护机制将传统设备的事后维修模式转变为事前防御,使维修率大幅降低进而也降低了用户的设备维护成本与停机风险。
从售后服务角度看
岗春激光自2022年推出首代万瓦智能激光头时,就已率先实施准直镜、聚焦镜等光学核心组件一年无理由质保政策。市场数据显示,该系列产品在两年内累计交付量突破5000台,返修率控制在1%以内。基于此技术底气,岗春激光将功率更高、加工厚度更大的雷神、黑神系列产品的质保体系升级为三年全维可选政策,覆盖范围扩展至三大核心模块:
准直聚焦系统:全面承担污染、操作失误及设备老化引发的故障责任;
TRA电容器:打破传统质保排除条款,TRA不论任何原因损坏的同样享受三年无理由免费更换服务;
AI控制系统及各传感器:将AI控制系统及所有传感器均纳入质保范围,三年内任何原因出现的故障均享受无理由免费更换服务。
相较于此前的年度基础质保,岗春三年质保政策保障周期更长,关键组件保障范围更广,除保护镜、喷嘴、陶瓷环、泛塞封等耗材外,岗春售后无条件提供全面保障。特别在20kW以上超功率设备领域,通过将核心组件纳入保障范围,使激光头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成本波动率大幅下降,使用风险趋近于零。
岗春激光的“三年质保”政策更像是向行业发出的革新宣言。常规制造商往往采取核心部件只换不修的策略,维修费用动辄数万元,服务响应周期甚至需要两周。岗春却打破常规,将传统视为耗材的镜片重新定义为耐用品。这种颠覆性举措背后,是岗春基于制造业智能化趋势作出的战略选择,更是源于其对核心技术的深度掌控。通过技术突破引领行业变革,助力中国制造企业摆脱低层次价格竞争的困境。在三年质保期内,用户不仅能显著降低设备综合使用成本,更能持续获得加工精度与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岗春激光的长期质保承诺,表面是服务体系的升级,实则映射出中国制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本质。当同行还在质保期限上斤斤计较时,岗春已通过技术突破将服务承诺转化为市场竞争力的具象化表达。能否提供长期质量承诺,本质上取决于企业技术研发的深度。那些仍在售后服务条款设置技术壁垒的企业,终将在产业升级浪潮中失去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