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闽光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6万吨/年炭化室高6.78米捣固焦化升级改造项目迎来投产倒计时,这座总投资60亿元的省级标杆工程正加速落地,预计年内全面投产。
技术层面实现多维突破:引进意大利PW6.73米捣固焦炉技术并完成本土化适配,通过优化炉柱工艺将安装精度控制在3mm内,配套全干熄焦工艺及SCP一体机,采用空气分段助燃技术使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低于15mg/m³,较山西省超低标准再降40%。工业污水经电化学处理实现100%回用,炼焦工序能耗降至105kg标煤/吨焦,同步建设LNG联产合成氨、高性能碳负极材料及针状焦生产线,构建"焦化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闭环。
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一期工程主体设施全面完工,干熄焦发电与LNG合成氨装置启动调试。施罗德U960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实现每15分钟全覆盖巡检,在45℃高温、200mg/m³粉尘环境下保持92%数据准确率,搭配AI故障预警系统使生产效率提升40%。企业正联合厦门钨业、上海理工大学共建研发中心,剑指行业技术高地。
环保治理树立新标杆:项目开通政府官网专项模块,实时公示23项环境数据,公众可通过APP参与"环保随手拍"监督。采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达成废水零排放,焦油渣资源化利用率达96.8%,已通过环保A级绩效现场核查,获评全国首批重污染天气豁免企业。
经济效益与产业协同并进: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增销售收入60亿元、利税12亿元,直接创造千余就业岗位。创新"工业+旅游"模式,厂区绿化率达35%,规划建设临汾首个4A级旅游工厂。作为山西省"上大关小"政策重点扶持项目,企业正加速推进二期20万吨氢能综合利用项目,政府专班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
这座融合技术创新、智能生产、超低排放的现代化焦化基地,即将在翼城钢铁新材料工业园区点燃第一炉火,为山西制造业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6月19日,山西省水利厅消息,关于核发山西闽光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56万吨/年炭化室高6.78米捣固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取水许可证的批复。
山西闽光年产4万吨高性能碳负极材料及156万吨焦化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是山西新能源公司按照山西省“退城入园、退川入谷”“上大关小”和优化产业布局要求实施的重要项目,也是山西省省级重点工程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60亿元,分两期进行,主要包括156万吨焦化转型升级项目、焦炉煤气制LNG联产合成氨项目、4万吨高性能碳负极材料项目和年产20万吨煤焦油制针状焦项目。所有项目的能耗、环保、经济技术等指标均按国内标杆水平设计。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约60亿元,增加利税约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