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多方联动 统筹推进 全面实现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

市容环卫网 2013-11-15
阅读:381

  近年来,荣成市紧紧围绕改善人居和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把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列入市镇两级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户集中、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模式,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健全管理考核制度,实现了城乡环境卫生质量一体提升。目前,全市向镇级转运站运送垃圾的村庄达到100%,生活垃圾入站率达到100%。

  一、定政策抓推动,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联管联治体系。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做保障,更需要广大市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主动参与。具体工作中:一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主导力。荣成市将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列入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分管市长具体负责,城建、监察、环保、督查考核、城管执法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城乡建设局,由环卫处负责定期组织月度考核,年终汇总成绩将作为市级补助资金核发和镇(街)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各镇(街)也都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负责人任所长的环卫所,负责本辖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的日常监督和考核。各村居都明确一名两委班子成员为环境卫生专管员,负责本村居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监督检查,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负责、高效运转的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网络。二是切实增强财政资金的保障力。荣成市始终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每年安排2500万元资金,作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运行经费,其中500多万元直补贴给各镇(街)用于环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补助标准为:按人均每天产生0.6公斤生活垃圾的标准,计算镇(街)每月的垃圾收集入站量;垃圾入站率达到90%以上,按入站生活垃圾内陆镇(街)每吨30元、沿海镇(街)每吨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并根据各镇(街)配备垃圾清运车数量,按内陆镇(街)每辆车每年3万元、沿海镇(街)2.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三是全面激发社会的能动力。利用新闻媒体、村庄宣传栏、发放环境卫生“明白纸”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环境卫生知识,推广基层先进工作经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增强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努力营造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浓厚氛围。同时,大力推行镇(街)驻地“门前三包”、村庄“庭院三包”制度,开展“卫生文明户”创建等活动,把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镇容村貌管理落实到每个责任单位、每家每户,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步入长效化和常态化轨道。

  二、建设施抓队伍,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标准化。2011年,荣成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行全市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设施齐备、人员到位、清运及时的城乡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清运体系。一是配套到位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市政府先后投资1.5亿元,建设了市级生活垃圾处理厂1处、镇级垃圾转运站25座,由市环卫部门统一运营管理;在公路沿线村、社区中心村建设了600个地埋式垃圾箱,配备了40多辆垃圾转运车、吸污车,由市环卫部门负责定时转运,极大地缩短了垃圾积存时间,提高了转运效率。对其他村庄,各镇街、村居按标准统一配备了7000多个村庄垃圾池(桶、箱)、150辆镇级垃圾专用清运车、130辆村级垃圾专用车;2013年又实施了镇村“环卫升级”工程,将82个镇(街)驻地村的环境卫生全部纳入镇(街)统一管理,拆除了内陆镇(街)驻地村居、沿海镇(街)所有村居的露天垃圾池3500多个,实行密闭化收集,合理解决垃圾在清运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有142个村居实行了户设垃圾容器定时定点收集,全面提升了农村整体环境卫生质量。二是组建了专业化的垃圾清运和环卫保洁队伍。市级按照每座垃圾转运站3-4人的标准,组建了总人数106人的镇级垃圾转运队伍,由市环卫部门直接管理,负责将镇级垃圾转运站的生活垃圾集中清运至市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承担镇级垃圾转运站日常维护管理、村庄垃圾入站量统计、考核等工作。各镇(街)驻地、村居按标准组建了总人数为2700人的镇村两级环卫保洁队伍,负责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定期组织各镇(街)环卫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就技术规范、保洁标准、内业资料整理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

  三、重督导严考核,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见实效。为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卓见成效,荣成市详细制订了《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考核办法》,重点对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设施建设、动态保洁及垃圾收集转运等五个方面进行督导考核,管理中主要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随机暗访。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每月上旬不定期组织专人对各镇(街)辖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抽查暗访,重点检查垃圾容器周边、村庄周边、镇(街)集市周边、河套沟边等部位的环境卫生情况,并进行摄像记录,以信函附照片的形式反馈给各镇(街)主要领导,督促整改,若经多次督导仍不整改的镇村列入当月考核通报,并加大扣分力度。二是强化月度考核。为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每月中下旬组织部分成员单位考核人员、并且轮流抽调2个镇(街)分管负责人参与,对全市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考核,考核时在每个镇(街)随机确定不少于20%的村居作为考核对象,并且镇(街)分管领导要参与对本镇(街)的考核过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签字确认;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对考核情况进行汇总,根据打分情况对各镇(街)进行排列名次,在通报中附扣分原因照片,并将《通报》上报市委书记、市长、分管副市长各一份,考核成绩作为市级资金补助和镇(街)年度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年终平均分值在90分以上的全额发放补助,以下的依比例递减。各镇(街)将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强化对村庄环卫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的监督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村居负责人工资、村庄奖励资金兑付挂钩,确保各项工作富有成效地开展。通过完善资金奖补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的积极性,加速推动了荣成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进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多次表扬。三是强化典型引导。荣成市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城乡环卫一体化现场观摩会,讲评各镇(街)工作进展情况,推广典型镇(街)经验做法,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充分调动了各镇(街)的工作积极性,2012年重点对各镇(街)环卫机制建设、设施设备配套等方面进行了调度,2013年重点对各镇(街) “环卫升级”工作进行了调度,并先后对10个“标杆镇街”的先进经验做法进行推介。各镇(街)都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村居确定为“样板村”,不定期组织所辖村居负责人进行参观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极大地调动了村级环卫队伍的工作热情,形成了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农村环境容貌得到大幅度提升。

  荣成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吴永丽 赵 涛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本网。非本网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您发现有任何侵权内容,请依照下方联系方式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投稿电话:400-0087-010 转 0
投稿邮箱:press@ibicn.com